氣候環境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的日益惡化,如何重視極端氣候下所帶來衝擊,以及建立環境永續的生命態度,已成為每一位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課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今天發布台灣企業對於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的調查報告。

每年冬季於瑞士達沃斯(Dovos)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今年因疫情延後至5月23日展開,今(25)日談論到了日漸加劇的氣候變遷議題與糧荒危機。環境學家與美中氣候特使均倡議,應推動能源節構轉型,並打造可持續性糧食生產系統。

台灣將於2024年開徵碳費,但具體費率及徵收機制仍不明朗。

苗栗縣銅鑼鄉竹森太陽光電廠案今天召開非都小組審議大會,場外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等生態保育人士要求退回開發案。

經濟部礦務局日前公布《礦業法》修正草案,首場修法說明會今(23)日在台北登場。環團雖認為草案納入總量管制精神,但提醒「採取量」的核定應以內需為限,不要開採國內大量礦產來外銷。

苗栗銅鑼鄉竹森光電案申請非都市土地變更,卻因位在林務局公告的「石虎重要棲地」範圍內,不只農委會建議應避免開發,民間及保育團體的反對聲浪也從未止歇。

苗栗銅鑼鄉竹森光電案申請非都市土地變更,卻因位在林務局公告的「石虎重要棲地」範圍內,不只農委會建議應避免開發,民間及保育團體的反對聲浪也從未止歇。

苗栗縣頭屋鄉沙河橋改建及護岸改善工程遭批評破壞飯島氏銀鮈棲地,縣政府已經停工,研擬改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