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規劃

國土規劃前置作業歷經十三年有餘,於91年起草,目的為促進我國永續發展,協助政府機關以永續發展的角度推行國家建設,並考量公共政策與計畫推動的各個層面,包括:經濟、土地利用、能源、交通運輸、環境品質、國民健康、資源保育、生物多樣性及文化與社經等議題。

國家發展目標重點在於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其達成手段之一即為透過實體環境之建設,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且兼顧生態、生活與生產需求的永續環境。針對國情需要,建立適當的中長程公共建設計畫永續發展決策機制,並與預算審查制度結合,將有效的適時提供資金在適當土地執行適當的公共工程,以永續的概念利用國家有限的土地與財政資源,落實國家建設願景。

過去透過國土計畫、都會區域計畫引導各部門的中長程公共建設,以便適時適地提供有限資源在利用土地與財政上,以合宜有效的落實國家願景。回顧臺灣地區過去全國性公共建設,大多由單一事業部門需求提出,甚少考量與國土永續發展之關聯及結合,造成公共投資與永續發展脫節。民國104年已通過之《國土計畫法》,將藉由永續發展關鍵指標與我國(中央與地方)公共建設計畫結合,以符合永續發展目的。

土地是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根本。「全國國土計畫」將在兼顧發展與永續,均衡現在與未來需求的原則下,更有序地引導全國未來的空間發展,讓須保育的保育,要復育的復育,該發展的發展,找回對土地的尊重及倫理,預約台灣美好的未來!

 

背景說明

一直以來我們對《國土法》寄予厚望,但它無法成為一切土地爭議的單一解答。《國土法》乃框架式與價值指引的立法,其內涵正等待之後研擬的20項子法規來充實,國土計畫法自民國86年開始,從民國93年正式定名並送立法院,經過6次送件,最後經過朝野協商,於104年12月18日通過。國土計畫的重點,過去是北、中、南、東各有區域計畫,接著就直接下到都市計畫,並未有縣市等級的空間計畫,從大到小的跨距太大。因此修正後的國土計畫納入中央和縣市層級的空間計畫。現在中央正擬定全國國土計畫,尤其是特定區的部分,未來會以附冊的形式附在國土計畫法中,效力等同法律,指導縣市國土計畫。「全國國土計畫」訂下全國土永續利用的管制策略與基本原則後,實質的空間計畫,以及現實中每筆土地所屬功能分區的指認,仍有待各地方政府擬訂的「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與「國土功能分區圖」來落實。這是一套仍充滿變數的架構,後續規劃將影響《國土法》能否引領台灣土地適地適性地發展。

活動照片

  • 國土計畫法後續作為座談會

    國土計畫法後續作為座談會

  •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 國土計畫的漫長等待座談會

    國土計畫的漫長等待座談會

  • 余範英董事長

    余範英董事長

相關文章

國道1號汐止南下匝道,昨(1)日因大雨造成土石崩落,今(2)日一早施工單位持續開挖中。沒想到,該路段稍早再度大坍方,一輛卡車原停在國道先前坍方處,旁邊土石坍塌,連帶路燈倒下,壓到車子,所幸無人傷亡。

高雄小港的中油大林煉油廠,昨(27)日晚上10點35分發生爆炸意外,火勢延燒迅速,現場火光、濃煙竄天,消防局共出動22車65人,直到今(28)日凌晨3點8分火勢才完全熄滅。過程中無人員受傷受困、無有毒物質逸散、空氣品質未受影響。

新冠 疫情 不只讓世界發展慢下來,還使人忘記 氣候變遷 的嚴重性!一項針對1900萬條推文的網路使用習慣研究發現,2019到2021年間人們對 新冠肺炎 的關注,導致氣候變遷備受冷落,下滑了3成。

2022九合一地方大選今(21)完成候選人號次抽籤。環保團體則在北市府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候選人盡快提出氣候政見。綠色和平表示,9月起陸續彙整「氣候政見意見書」送交地方首長候選人,僅有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及蔣萬安、台南市長候選人黃偉哲及許忠信四人回應。

農地工廠納管大限已於今年3月截止,但全台新增建違章鐵皮廠房中,卻有七成是沒有加工事實的「準違章工廠」,《工輔法》管不到、也拆不了。

為因應蔡英文總統提出的「二○五○淨零排放」遠期目標,民進黨政府認為二○一五年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溫管法)所規定的 減碳 目標過於保守,而由 環保署 進行修訂,推出更為積極的減碳法規,並將法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業經行政院會通過,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

雲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狀況很嚴重,除了早年超抽地下水,36年前韋恩颱風侵襲,海水淹過路面,整整一個月水都無法消退,引發的結果除了讓地質改變,加速土壤鹽鹼化,導致土質無法再種植稻米、農作物,也讓湖口村的國小被迫遷校,另外也造就了湖口村內,出現一個末日景象,一根根電線桿從此泡在水中,過往的草地農田,已經看不到了。

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洋熱浪,導致全球珊瑚面臨急迫威脅,台灣珊瑚礁體檢12年成果報告顯示,包含北海岸與東北角、東海岸、小琉球的珊瑚礁都亮起紅燈警戒,健康堪憂的黃燈區有墾丁、綠島、澎湖,健康良好的只有蘭嶼1處,為了海洋生態永續發展,民間和地方政府都動起來,著手復育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