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預定7月召開,近期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已嚴厲警告黨員,三中全會前不要批評黨的政策,讓開議前的氛圍顯得格外風聲鶴唳。對此,學者分析,三中全會結束後,緊接著決定黨路線的四中全會就要上場,因此習近平已將三中全會視為在21大爭取第四個任期的起手式,自然會針對整個會議的召開進行更高強度的管控。

20屆三中全會開議延宕至今 各界議論紛紛

自中共改革開放後,歷屆全會都會依慣例進行,...

在中國人民銀行引導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20日下調33個基點至7.1192元,不僅創七個月來新低,亦影響在岸價與離岸價雙雙下挫。銀行主管分析,多種跡象表明人行正在適度放寬中間價的下限,允許人民幣適度貶值,但並不代表人行將全面放手讓人民幣走貶。

人行從去年9月起,將每日中間價控制在微幅震盪範圍,更曾連續多日僅在個位數基本點震盪。20日人行讓中間價下調33個基點,已是近期罕見的劇烈下調,並創下去年11月23日來新低。受此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0日公布,6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維持不變,1年期LPR維持3.45%,連續第10個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維持3.95%,連續4個月走穩。對此,有專家分析,後續LPR仍有調降空間,但調降需要綜合考慮銀行淨息差及實體經濟復甦情況。

北京日報指出,6月LPR報價持平,主要源自於6月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維持不變,LPR報價的定價基礎未變更。 而LPR報價=MLF利率+加點,...

中國人民銀行17日縮量平價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規模為人民幣(下同)1,820億元,利率持平在2.5%。國際投行高盛分析,綜合考慮接下來宏觀經濟、物價走勢,預計人行將在第三季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25個基本點,並在第四季降息10個基本點。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已離開紐西蘭、飛抵澳洲,將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舉行第九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 學者分析,李強出訪除有經貿合作上的考量,也是藉由提升雙邊關係,企圖從美國圍堵中國的策略中突圍。

克魯曼於5月14日在紐約時報專欄文章「刺激消費是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唯一途徑」,以這個題目和對這個題目的論證來說,都與中共官方的說法沒有原則性牴觸,只是刺激消費角度不一樣。 但克魯曼文中有兩點內容,引起爭議,一是第二次「中國衝擊」,另一個就是「5月之問」。

今(2024)年7月份,中國將要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社會各界對此次重要的會議都期待已久,大家都想知道。在中國經濟面臨穩增長壓力,在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在改革的方向、思路和策略會有什麼新的變化?有什麼重大的改革政策出台?

今年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宣佈,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核心主題是「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是此次會議最重要的關鍵詞,也是理解即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一把鑰匙。...

中共20屆三中全會預定下月召開,有分析指出,這次會議的輪廓初現,包括新一輪改革的重點還是經濟體制改革,召開時間可能在7月上中旬,有關人事的議程也引人關注。

明報今(4)日刊登分析文章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23日在山東濟南主持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被視為對這次三中全會的「定調」,而上週日至上週三,人民日報一連4天發表「評論員文章」,詮釋習近平講話,令三中全會輪廓初現。

文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