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中國共産黨重要會議-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於18日閉幕,確認了以國營企業為支柱實現成長的方針,同時還提出強化供應鏈的方針。 三中全會主要是審議經濟政策問題。 18日公佈的公報可以説是2022年秋季黨代會形成的領導體制首次提出的中長期經濟運營框架。
新華社21日下午發布 中共 中央總書記 習近平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進壹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針對這次「決定」起草背景, 習近平稱,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 風險 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在關於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方面,習近平提出主要考慮之一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
習近平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
中共 「三中全會」將於18日結束,而會議是否有提振經濟等有關措施,引發關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兼代理院長王健全認為,大陸整體改革基本是走在社會改革、左傾政策跟共同富裕等方面。他分析,大陸接下來會面臨5至10年的結構調整,未來10年其經濟活力也會慢慢降低。 他提醒,若大陸經濟持續弱化對台灣經濟和 台商 會造成衝擊,尤其台灣許多傳產仍以大陸為主要市場,台灣必須分散生產代工基地的市場。
國策院18日上午舉辦「...
中共 三中全會閉幕並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19日表示,三中全會後大陸仍面臨人口老齡化、環境保護強化、國際環境挑戰增加不確定性三大挑戰。至於大陸近期擴大成熟製程晶片產能,未來會發生產能過剩對全球造成威脅。
劉孟俊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解析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座談會」上指出,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測,...
新華社報道,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今日(18日)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路透引述官方發布的採訪通知,中共中央將於周五(19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三中全會精神。
世界貿易組織( WTO )17日發布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整體缺乏透明度」,無法清楚該國對電動車、鋁和鋼鐵生產等關鍵工業部門的財政支持情況。報告特別指出,無法確定中國政府資金的規模,這些資金據稱正在利用公共資源對關鍵行業進行股權投資。
大陸7月份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維持在2.5%。大陸官媒17日報導,業界預期當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存在下調可能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16)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2024年大陸經濟增長5%,較今年4月報告的預期上調0.4個百分點。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 大陸等亞洲新興經濟體仍是全球經濟主要引擎。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