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大陸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今年前三季的GDP數據,據統計前三季GDP為人民幣94兆9,746億元,增長4.8%,但第三季GDP增長僅為4.6%,低於前兩季,不過好於市場預期。而外界關注的 房地產 銷售情況,統計則顯示,前三季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人民幣6.888兆元,下降22.7%,住宅待售面積增長20.8%。根據官方統計,第一季GDP同比增長5.3%,第二季GDP增長4.7%,第三季GDP增長4.6%。從環比看,第三季GDP增長0.9%。...
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17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至人民幣(下同)4兆元,將所有房地產合格項目都爭取納入「白名單」。
大陸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今年以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將合規房地產項目納入「白名單」,下一步要將商品住房項目貸款全部納入「白名單」,做到「應進盡進」。
另外,長倪虹表示,將通過貨幣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
...
大陸本周將陸續揭曉多項市場關注的重要經濟數據。 9月份,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4%,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8%,均遜於預期。打頭陣的低迷物價數據,顯示大陸通縮壓力再度升溫。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新聞記者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將在年內提前下達明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5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和1,000億元的「兩重」建設專案清單,支持地方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先行開工實施。
美國經濟數據走軟,促使聯準會(Fed)採取決定性的降息行動以支持成長。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似乎比美國更弱,國家主席習近平卻似乎不以為意,令投資機構大惑不解。但上月底官方「火箭砲」式的刺激措施,顯見習近平已不願再任憑事態發展下去。
橋水創始人達利歐表示,中國政策制定者現在必須設計一個「漂亮的去槓桿化」,以減輕中國居民、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否則將面臨一段「低迷不振」的時期。
大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前所長賈康表示,為穩經濟,財政政策要加緊跟上。他建議增量財政政策應側重於投資,國債籌資規模擴大到人民幣(下同)10兆元也不誇張。
中國經濟學者、投資公司春華資本的創始人胡祖六近日在論壇上表示,要掌握中國經濟走勢是否向好,居民消費是最重要的經濟指標,它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唯一可行驅動力。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