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美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願意與四邊安全對話(Quad)成員合作,並可以在解決該組織希望解決的關鍵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編按:今年3月以來,美、日領袖出席的雙邊或多邊峰會,多次提到台灣議題,本月24日美日印澳Quad峰會在白宮的會晤,主要還是談論如何抗衡中國。國策研究院長田弘茂表示,美中新冷戰,對立無可避免,雖地區安全問題並非Quad的重點,但峰會將討論到台海相關議題。

國防部昨公布民國一一○年「中共軍力報告書」與「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首度揭露,共軍現階段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硬殺電子攻擊、通信阻絕與遮沒能力,可結合網軍啟動有線、無線的全球網路攻擊,初具癱瘓我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對我威脅甚鉅。

中美繼續在印太地區角力,大陸海事局近日發布修法公告,要求外國籍的核動力船、潛水器等五類船舶,進入中國大陸領海前先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否則將按相關法規處理。這項措施從九月一日起生效。

「前哨預策」創辦人范疇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中國經濟過去幾個月出現讓所有西方政經學人士目眩神搖的自殘現象;已進入戰時經濟,但不代表就會對外打仗。台灣企業與中國經濟的密切往來,恐怕得立刻順著戰時經濟的邏輯,降低連帶受損程度。

綜合媒體報導,台灣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為台灣在歐洲國家成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代表處;歐美發聲明支持,陸堅持「一中原則」抵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在華府與日本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會晤,台海和平穩定再次成會談焦點之一。兩人也強調美日共同維繫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重要性,明顯劍指中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近日表示,中國目前是習近平一人決策,為台海帶來空前不確定性,美國會多方強化區域嚇阻力。

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天津會唔謝鋒與王毅,謝鋒表示對台灣問題立場 提2份關切清單;王毅也「清晰、明確地」告訴薛曼,中美關係的大陸三條底線,當中最重要就是台灣問題。薛曼則譴責陸方霸凌台灣,敦促北京和平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