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今天上午9時宣誓就職,賴清德將發表就職演說,聚焦3部分包括:秉持人民利益至上,國家優先對應國會新局;結合民主盟友,持續擔當區域和平穩定的貢獻者;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

中國五月十七日推出一攬子政策,被認為是迄今最大膽的房地產救市舉措,以化解實施市場經濟以來最嚴重的房地產危機。不過,這項由大陸中央政府主導、地方政府收購存量住宅做為保障性住房的新政策,其實施的規模和資金來源尚不明確,該項政策還推出輔助金融措施,包括降低首付款比例和房貸利率下限。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前進新國會,開拓新局」系列活動,今天(16日)舉辦「新政府與兩岸關係新局面?」研討會,探討520新政府上台之際,如何打破框架,走出一條穩健、解決危機的道路。主持人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郭力昕表示,過去這一陣子兩岸關係非常緊繃,如果兩岸政府不願意交流,至少兩岸知識分子要理性交流,且此時格外有必要。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等量續作當月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結束此前連續兩個月縮量續作行動。對此分析師表示,相關操作是配合即將開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體現財政、貨幣政策一起發力,也符合其防止資金空轉的政策意圖,短期內下調政策利率和存準率的可能性都不大。

 大陸史上第五度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即將登場。大陸財政部13日公告今年首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17日正式招標,首批發行項目為30年期、規模人民幣(下同)400億元,可望為提振大陸經濟發揮重大作用。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方案」,要求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加大對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支持等,藉此加速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人民幣貶值支撐;專家:補庫存週期開啟,Q2~Q4有望小幅增長

 大陸海關總署9日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受低基數及需求回暖影響,進、出口年增率均由負轉正,且都優於預期。分析認為,由於全球補庫存週期開啟,加上歐美製造業溫和復甦,2024年後三季的進、出口有望保持小幅增長。

 海關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大陸4月出口年增率由負轉正,增速從3月的年減7.5%反彈至年增1.5%。進口同樣轉正至年增8.4%,3月進口為年減1.9%。當月貿易順差723...

大陸房市萎靡,市場持續探底。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 Global)表示,隨著銷售持續下滑,受評等的大陸開發商正受到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大陸房地產市場仍在探底。

綜合港媒報導,標普稱許多開發商仍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預計一旦現金流轉為負值,開發商將想盡辦法還債。標普信用分析師Esther Liu說,市場結構正發生變化,方向對受評等開發商不利,大陸政府還將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也可能會損害受評等開發商的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