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2024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到底能不能達到5%的成長率呢?我的想法是能夠,但需要滿足一些前提條件。第一,政府下定決心執行強而有力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第二,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危機不會轉為債務危機,第三,有足夠的可投資的基礎建設項目。第四,在執行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的同時,推出必要政策措施提振企業和投資人信心。

中國大陸近期公布貿易壁壘調查結果,認定台灣對大陸存在貿易壁壘,同時中止原本列入ECFA免關稅優惠的12項石化產品,兩岸由於政治對立,所引發的貿易衝突,現已升級成危機。

今年是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總結其成就並宣布未來持續支持重大措施。客觀來看,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最顯著政績之一,把中國從亞洲帶向世界,不論是思想跟實際成果都有出色表現,對提升中國世界領導地位有重大貢獻。

台灣一直擔心認知作戰、聲討中共同路人;真正危機是偽美國同路人,散播不實言論,把台灣推向險境。我們如果沒有打敗敵人的能耐,自己就要控制,不要期待老大撐腰。備戰導向的參選人,會重蹈內唐亞胡覆轍,引導台灣走向戰爭;強調避戰,才能以和談開啟兩岸和解,迎向台灣長期和平。

見微知著,台灣不僅不能鬆懈,既要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防中國大陸的追趕,更要投資新興產業,目前僅半導體產業就已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更遑論還要培養及儲備未來科技所需的人才。因此如何透過各種方式,蓄積人力資本,創造競爭力,值得政府審慎評估、未雨綢繆,結合大家的努力,才能讓台灣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永遠占有重要的席位。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最近因為台灣出口連11黑,有學者認為這是大幅度衰退,而且將此與2022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連起來,認為貿易轉移效應是最主要原因。由於這是一個新論點,因此媒體大幅報導,政府機關及一些學者也提出反面看法。

 那麼到底RCEP的影響如何?經濟學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區分長短期。個體經濟學之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引用物理學的觀念談到「自然是不跳耀的」(Natura...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與國際先進技術尚有差距,因此實行晶片法案,除禁止國內高階晶片出口,又和日荷等國達成協議,啟動全面對中出口半導體設備的管制。當時就有很多專家及晶片商警告,認為此舉雖可在短期內遏止中國,卻會加速中國開發先進晶片技術的時程。一旦中國自行研發成功,不需再仰賴美國時,美國及其同盟國的半導體產業將失去中國龐大的市場及商機。如今看來,這個警告可能已成事實,且速度超出預期。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進度延誤,並遭到工會挑戰,證明台灣企業全球布局不易。美國前總統川普和商務部長發表對台不友善的言論,假如這不叫做去台化,什麼才叫去台化?

但台灣沒有悲觀的權利,必須全力前進。台積電最近宣布在台成立全球研發中心,深耕台灣,發展先進製程技術,但同時也積極投資布局日本及德國。鴻海在和原印度夥伴拆夥後,再接再厲,宣布在當地投資新廠,同時又併購德國老牌汽車零件大廠。

「去全球化」的新體現是「區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