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殷乃平
鄭崇華
王伯元
朱雲漢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許嘉棟
陳添枝
薛琦
中美洲議會(PARLACEN)於當地時間21日上午以多數票通過,同意中國成為該機構的觀察員,並取消了台灣的永久觀察員地位。我國外交部今(22)日也發出聲明,強調我國政府表達最嚴正抗議,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宣布即日起正式退出中美洲議會。
美國 總統拜登日前簽署「美台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執行法案」,正式完成立法。首批協定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法規實務、反貪腐、中小企業及服務業國內規章等五項議題。而在第一批完成後,雙方將就農業、標準、數位貿易、勞動、環境及國營事業等其他七項議題進行後續協商。 台美可以達成協議,當然是正面的,未來也應持續完成其他項目,有利於台美關係的精進,但是國內對此協議宜有正確解讀。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反映出美國貿易政策的大轉軌。...
中國大陸自年初疫情解封後,經濟復甦乏力,為挽救疲弱的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天祭出「雙降息」,在不到三個月內二度調降一年期(中期)和七天(短期)政策利率。人行指出,這次調整是要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解讀,人行無預警「降息」,顯示大陸經濟前景堪慮,當局必須更大力度救經濟。
大陸經濟只能靠內需
大陸經濟出現警訊,加上不動產開發商碧桂園、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接連爆發財務危機,...
中國商務部14日公布,即日起對台灣生產的聚碳酸酯進口中國大陸,課徵16%到22%的臨時性 反傾銷稅 ,台化(1326)、奇美等指標廠商出貨直接受影響,也衝擊台灣石化產業的競爭力。大陸此時做出這項決定,警示意味濃,政府要有應變措施。
反傾銷稅主要是制裁外國廠商低價銷售行為,雖然只是針對個別企業,但稅率偏高,有時甚至高達三位數。所以產品一旦被課徵反傾銷稅,即使屬於臨時性質,廠商也會立即面臨成本驟升及風險增加;通常在進口巿場占有率驟然下滑...
中國大陸經濟有人說現在有三個看不懂,一是三市齊挫,原因何在看不懂;二是爆雷連連,官方不慍不火不出手,令人看不懂;三是調控政策取向爭議激烈,當局不作表態看不懂。
所謂三市齊挫,說的是大陸股市、樓市和人民幣匯市三個主要市場,都在下挫中,但與過去不同的,一是過去遇到經濟出現問題,會在數據上做點文章,今次各部門公布7月數據,大出市場意外,不論是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還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數據,不只是大大不如市場預期,還都有陡變的走向,...
兩岸關係緊繃之際,大陸商務部14日公布,認定列為ECFA早收清單的台灣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原料存有傾銷,8月15日起將以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台化、奇美等我方業者遭到對岸點名。由於大陸是台灣聚碳酸酯出口最大市場、占比近八成,業界正密切關注後續效應。
根據陸媒報導,大陸商務部官網14日公告,15日起將對自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產品,課徵臨時反傾銷保證金。業者在進口台灣公司生產相關產品時,...
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祖嘉 4日在「2024台灣總統 大選 與中美關係的互動與影響論壇」中表示,大陸對台灣提出的2455項貿易壁壘調查,會是台灣要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個關鍵問題與障礙。
兩岸圓桌論壇協會3日舉辦「2024台灣總統大選與中美關係的互動與影響論壇」,論壇中發布相關民調顯示,在發展與中、美之間關係問題上:16.5%民眾認為發展與大陸關係重要,34%認為發展與 美國...
中國放棄清零後,外界對其解凍後的經濟復甦充滿期待;然而,近來中國各項經濟數據疲弱,看衰中國論調激增。《經濟學人》指出,中國可能重蹈日本一九八九年底資產價格泡沫破裂的覆轍,處境恐比日本更不利。與此同時,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殷劍峰警告,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低迷,加上人口萎縮,在在顯示中國已出現「日本病」病徵。
中國經濟由全球成長的重要引擎,如今百病叢生,可能步上日本後塵,重演「失落三十年」...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