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擬取消ECFA 吳東亮表示若取消非常可惜

中國研擬取消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協定),中台貿易恐豬羊變色?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23日接受聯訪時表示,ECFA取消對台灣經濟影響有限,但恐損及兩岸的交流關係。上銀董事長卓文恒則說,若ECFA關稅優惠取消,部分商品關稅恐上升8%,不排除要增加在中國的生產比重。

中國商務部月前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並於17日公布結果說,台灣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規則,將依相關規定,研擬中止ECFA。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強調,台灣對大陸採取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ECFA關於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的要求。

對此,我國的經濟部18日回應,大陸2005年訂定貿易壁壘調查規則後,歷經多年皆未對台灣進行調查,顯見大陸目前作為屬於政治動機;兩岸貿易關係有相關機制和法律規定,不希望被過工具化或政治化,「相關貿易問題,台灣仍願意與中方在WTO架構下繼續討論」。

業者:盼能夠持續

 

吳東亮表示,去年在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出口至中國金額約200億美元,在台灣整體出口5000億美元的占比為4%,「所以ECFA中止,對台灣經濟影響並不是特別大,但心理影響會更大。」

但他也坦言,ECFA對兩岸交流具重大意義,建議雙方緊密溝通,如果取消的話,對兩岸來說,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吳東亮強調,如石油、機械等比較大的公司應可以自行因應ECFA的變化,但面對農漁牧等較為弱勢的產品,政府應給予配套措施,降低對產業的衝擊。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董事長卓文恒則說,「希望ECFA關稅優惠可持續」,若ECFA關稅優惠取消,上銀部分在台灣生產產品銷往中國大陸可能增加8%關稅,不排除在中國大陸增加生產比重。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出席「當前中共內外政經情勢」論壇分析指出, ECFA涵蓋的層面非常廣泛,539項的早收清單的關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且ECFA涉及了兩岸經貿合作的架構跟機制,「除非北京論斷兩岸經貿要徹底脫鉤,否則不會特別去中止ECFA」。

兩岸都遇經濟低潮,互鬥不如多想想民生

放眼兩岸,海峽兩邊都正處於經濟疲弱的低潮。中國大陸極可能連續三年無法「保五」,除了消費不如預期,地產商接連爆雷,引發嚴重的債務連鎖反應。若不能有效阻止跌勢,其經濟硬著陸的後座力將禍延全球,迄今有三成五出口依賴大陸的台灣更難倖免。

反觀台灣,在出口帶衰下,今年經濟已放棄「保二」的希望,傳統產業一片哀號,科技產業也因庫存過剩必須裁員或放無薪假。在這種情況下,兩岸政府與其在那裡勾心鬥角,不如坐下來共商如何拆除相關貿易壁壘。為人民生計著想,才是最高智慧!

相關新聞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3日排審財政收支劃分法(財劃法)修正草案,國民黨主張中央、地方政府的財源比例,應回歸地方自治精神,即依6:4分配。...
經濟部水利署今(14)日假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正堂舉辦「水利風華 傳承創新─113年表揚全國水利傑出貢獻獎暨石門水庫60週年慶」典禮,...
 中央銀行13日第二季理監事會沒有升息,重貼現率停在2%,還是給了一個「小驚喜」,即無預警調高存款準備率1碼(0.25個百分點),...
金融監理沙盒逾三年無申請案,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2日坦言:「沙盒確實遇到瓶頸」,最快6月底前將擴大「金融業務試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