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修法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簡稱國經協會)於1月18日舉行「第26屆臺法(國)經濟合作會議」。由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楊偉甫與法國企業行動聯盟永續城市專案主席Gérard Wolf共同主持,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濟參事蕭俊及法國財經部科長Pierre ALLEGRET應邀擔任貴賓致詞。

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裡各國紛紛推出各式振興方案,其中包含對抗氣候變遷的各種政策措施,可謂是全球綠色新政爆發。

「碳定價」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藉價格誘因引導降低碳排放量,是京都議定書所建構的核心減碳工具。

考量空污總量管制區內污染源交易冷清,廠商間常有「惜售」問題,且地方政府雖握有「空污抵換來源」,卻缺乏可以依循的拍賣規則,導致污染減量效益不彰。

台灣在揮別領先世界經濟成長的二○二一年之際,愕然發現迎來的虎年已是洶湧的淨零排放浪潮。

面臨碳中和的國際趨勢、國內的減碳與綠電義務要求,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德國萊因13日主辦「綠電解決方案與碳中和管理研討會」,邀集國內有綠電及碳管理需求的企業參與,針對企業碳中和、綠電建置與採購的商務、技術、法律及環境實務議題進行交流。

媒體報導碳關稅趨勢恐壓垮中小企業,及臺北市柯文哲市長質疑中央政府未有作為一節。

一項針對近1,000名商界、政府和學術領袖的調查發現,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成員中僅有十分之一預計未來三年全球復甦會加速,僅有六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