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日前原本預計搭機從台東回台北,但因天候因素改搭自強號,從台東、花蓮、宜蘭、基隆,一路搖晃到台北,總共花了五個半小時,沿途經過的花東地區、蘭陽平原、瑞芳八堵,最後回到台北,正好呈現出台灣「鄉」、「鄉城」及「城」的三大空間區塊,沿途的地景更突顯出台灣城鄉發展最深層的結構性議題:城鄉如何因「差異」而永續?
從二月首映到六月,我們規劃了一系列巡迴放映暨座談會活動,與台北市、台中市、台南縣、嘉義市、嘉義縣、高雄市、花蓮縣與台東縣等七個縣市的民眾一起分享著【我們的孩子】的感動,同時獲得許多地方縣市政府的熱情協助,舉行了七場座談會。
【我們的孩子】紀錄片,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在這些真實記錄著孩子們生活的影片背後,還包含著因從貧富差距、M型社會的惡化,甚至演變成階級複製等社會問題。因此每場座談會,我們邀請到教育和社會領域專家學者,...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表示,未來一年將藉由全民參與,完成環島步道每一段路線勘察,及沿線文史、生態等資料彙整,並將推動《路權法案》,以及美麗風光保留區的立法遊說工作。
千里步道「騎」步走活動昨天在台大校門口誓師,行政院長蘇貞昌一身運動裝扮,騎著腳踏車前來。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荒野保會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青輔會主委鄭麗君、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及微軟大中華區總裁黃存義等人共襄盛舉。
發起人之一黃武雄表示,...
「夢想不是口號,也是付諸行動的具體目標。」第二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公布得獎名單,朱學恆個人囊括一二五萬資助金及圓夢學堂,張平宜獨得一七五萬元一圓創校夢。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感性說,得獎者展現的生命力,給社會更多奮鬥的力量。
生產蘇格蘭威士忌知名品牌Johnnie Walker的帝亞吉歐公司,和時報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第二屆i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歷經五個月評選,從八○三件中選出五位,...
時報文教基金會與經濟部水資源局共同舉辦的「再造九份二山-原鄉重建之夜」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登場。會中邀請各族的原住民在現場歌唱、舞蹈、吟詩,希望原住民愛好大自然的原始本性,使綠化山林的推動工作變得豐富而活潑。
行政院院長唐飛、政務委員黃榮村、陳錦煌、立委趙永清、中國時報發行人余建新、時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余範英及經濟部水資源局局長徐享崑都應邀親臨現場。
微涼的晚間,台北中正紀念堂充滿原住民的熱情。在蔚藍的燈光下,「...
嘉義縣阿里山鄉村的「達娜伊谷」,是曾文溪上游的一條小溪,溪中盛產肉質鮮美的鯝魚,因此有「鯝魚故鄉」的美喻,在阿里山公路開通之後,經常有歹徒前往毒魚、電魚,使得當地的魚類資源日益枯竭,令當地村民深惡痛絕。
山美村民因為無法忍受歹徒這種行為,在民國77年10月的村民大會中通過生態保育方案,將18公里長的傳統漁場捐獻出來,由村民共同保育,並組成河 川巡邏隊,在村中壯丁的晝夜巡守下,讓宵小不敢再越雷池一步;而溪谷中的魚蝦也迅速復甦,...
台灣的社區工作一直由政府部門和資源的取得與否來主導和影響,社工實際進入社區蹲點、展開社區工作實務的累積更是寥寥可數。
921大地震之後讓這片土地上社工的社區工作有了新的可能和新的實踐,大安溪部落工作站從災後在原住民部落成立走到現在,一直在台灣體制內社工的創新和部落社工模式新局面的開展兩者之間挪移和努力;漂流社工團體更是在921地震後一群對於台灣基層社工人員教育養成、勞動權、社工生態等等有深刻反省和批判,進而透過發行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