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上週五(10/8)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之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行動方案包容性架構的136個成員國家地區,針對全球稅制改革(即數位經濟下「二大支柱」)再次發表共同聲明。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包括資誠(PwC)、勤業眾信(Deloitte)、KPMG安侯建業12日指出,OECD近期宣布全球最低稅負制稅率訂為15%,預計2023年上路,本次也新增愛爾蘭、匈牙利和愛沙尼亞等國,其中愛爾蘭為台商投資熱點,台商應及早因應避免遭課稅。
行政院昨(19)日於院會拍板,將當沖降稅優惠延長三年,並維持稅率千分之1.5。財政部次長李慶華也表示,當沖是勢必要存在的正常交易活動,我國當沖交易比重約四成,與美國52%、英國35%、南韓87.5%相比,尚屬合理。
隨G7財長會議近期就全球最低稅負制(GMT)達成共識,還有我國受控外國公司(CFC)最快2022年上路,KPMG安侯建業指出,大型台商企業可能將面臨雙重租稅夾擊。
針對美國要對六個國家徵收20億美元關稅的威脅,歐洲國家表示希望趕在G7財長會議之前就新的全球企業稅體系達成協議。
美國今天宣布,針對國內企業面臨數位服務稅爭議,華府對英國、印度和4個歐洲聯盟(EU)國家的懲罰性關稅將暫緩6個月實施,期間將致力解決爭端,並將把焦點擺在國際性課稅。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執委會下月將提方案,針對進口到歐盟的鋼鐵、水泥、鋁課徵邊境碳稅。
編按:報導指出,歐盟已公布新一波租稅立法,將針對空殼公司、企業債務、全球最低企業稅、歐盟共同所得稅等四大議題。政府若未跟上全球反避稅立法,反而讓台商也吃到虧,另外,境外資金專法即將落日,之後將要新增對跨國企業追稅的配套新制,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讓受控外國公司(CFC)課稅制度單獨上路,即便台商將收益留在境外免稅天堂公司,台灣母公司也要對此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