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我國二○一九年展開為期十年的第三期太空計畫,科技部長吳政忠昨宣布,美東時間今年一月廿一日將發射兩顆國產人造衛星,第一顆是中央大學製作的「飛鼠」,用於觀測電離層電子濃度,偵測地面無線電通訊受干擾情形,有助改善GPS誤差,提升行動導航功能;第二顆是民間公司騰暉製作的「玉山」,能追蹤全球船隻航行軌跡,增進交通安全。
台積電(TSMC)1月14日發佈的2020年10~12月財報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23%,達到1427億台幣,創下季度新高。由於半導體需求迅速擴大,預計2021財年(截至2021年12月)設備投資額將達到創紀錄的280億美元。
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分析與調查,在短短1年半之間,華為已對20家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戰略性投資,其中涉及半導體的設計輔助工具、材料、製造及檢查設備等廣泛領域。在因美國政府管制、使用美國技術受到限制的背景下,華為力爭自主構建半導體供應鏈。
華為遭到川普政府重點打擊,半導體自主化也成為2020年北京當局大舉動作執行的項目,隨著繪圖晶片(GPU)大廠NVIDIA將以400億美元收購日本軟銀集團手上的矽智財大廠安謀(ARM)股權,雖目前是否能順利過關還有諸多疑慮,但陸企能從美企手上採購的半導體產品與技術愈發困難,RISC-V技術有望成為解決方案。
《金融時報》報導,德國總理透過發言人表示,美國政府應效仿德國,制定限制網路煽動的法律,而不是任由Twitter、Facebook等平台自行制定規則。
日本政府力邀台積電赴日設廠獲重大突破。為分散美中貿易暨科技戰,以及南海地緣緊張升高等風險,在日本經濟產業省極力邀請下,台積電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合資公司,在東京設立先進封測廠,台積電已成為美日制中建構半導體科技新防線的要角。
鴻海研究院今(4)日於台北市鴻海內湖大樓舉行揭牌儀式,由鴻海科技集團(2317)董事長暨鴻海研究院院長劉揚偉親自主持,國發會龔明鑫主任委員、鴻海科技集團郭台銘創辦人以及黃秋蓮總財務長等人共同與會揭牌。今日活動六大亮點一次看!
據《工商時報》報導,台積電(2330)於5月宣布,準備在美國亞利桑納州設立5奈米製程的晶圓廠,亞利桑納州已是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的製造重鎮,在當地有四座晶圓廠,身為美國半導體巨擘的英特爾,為何選在沙漠氣候的地點設晶圓廠,又如何解決每天用水量龐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