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關島首班直飛航班今啟航,由行政院政委唐鳳規畫的「疫苗預約登記系統」也在今天啟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表示,在國外施打完第一劑的民眾,依照時間仍可在台灣預約施打第二劑疫苗。又陳時中今天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將會朝開放疫苗混打的方向來做,但目前相關研究還在進行中,會等證據更清楚後再來宣布。
我國5日新增廿八例本土病例、一例死亡個案,再創五月十一日本土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紀錄,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整體看來疫情趨勢逐步往下。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擴大防疫會議中表示,部分縣市仍有零星群聚感染,目前雖尚未有解除三級管制的條件,但因應多數縣市的疫情已趨緩,各行各業管制措施有合理調整空間,希望指揮中心訂出管制原則,預計本周內向民眾報告。
原本大家期盼7月12日解封有望,但台北市市場連環爆,先是有北農、環南,以及虎林街,現在連南機場附近也有人染疫!7月12日還有解封或降級機會嗎?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台灣的社區感染不可能清零,目前就是做好減災,以及盡快施打疫苗,涵蓋率至少達1成5再解封,才能讓防疫與經濟達到平衡。
編者按: 三級警戒至今快兩個月,許多產業面臨倒閉危機,雖中央祭出「紓困4.0」方案,看似每個部會都有相應紓困措施,但實際上產業申請紓困時卻處處碰壁,甚至有業者直言今年的紓困方案做得比去年更差,引發不少民怨。究竟中央的紓困方案出現什麼問題?
台美第11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6月30日暌違近五年再度復談。此舉表示美國對台拋出善意,也加強在亞太的政治布局,會後行政院表示成果豐碩,但實際成果卻遭外界質疑,台美BTA(雙邊貿易協定)甚至疫苗代工都沒有具體成果,雙方只是各自表述,若犧牲台灣民眾健康,開放美豬換來TIFA復談,那台灣到底得到什麼?
海龍與經濟部研議,海龍2號、3號風場分別移動2部、1部風機,到兩風場邊界退縮區域南端入口,避免鳥類由南往北飛時進入兩風場邊界退縮區域。
編者按: 防疫視同作戰,但政府在作戰期間,從疫苗採買細節到防疫政策,皆朝令夕改並不透明。防疫期間人民雖有疑問但還是以回歸正常生活為優先,但各種爭議也不免讓人開始正式,政府若有濫權問題,該怎樣校正回歸?
為防堵Delta病毒,各國擬定嚴格邊境篩檢,而朝野政黨、地方政府、均建議入境兩篩,入境後就在機場接受PCR篩檢,尤其靠近機場兩縣市首長這幾天更是不斷強調,病毒沒有分你跟我,這是一個很重要阻絕於境外的政策。今日在防疫記者會上,指揮中心終於宣布自7月2日起再度強化我國入境檢疫措施。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已收集專家會議建議,目前基本上都要驗三次,只是檢驗方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