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海基會2日在台北舉辦「2023大陸台商春節活動」,總統蔡英文出席致詞 。「 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且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的可行之道。」
即將卸任的中共總理 李克強: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 對 外開放是大陸基本國策,匯率穩事關經濟金融大局穩, 加大金融對擴大內需、優化結構的支持。
美國明年即將大選,內部分裂問題浮上檯面,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中,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準備訪台,更適逢台灣進入總統大選倒數,兩岸議題將成為選戰攻防焦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聲稱,台灣議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任何時候都不要試圖突破這條紅線」。
蔡英文總統與捷克總統當選人帕維爾(Petr Pavel)30日進行15分鐘的電話會談,成為繼美國前總統川普後,第2位在勝選後和蔡總統通話的非邦交國國家元首,也是蔡總統首次與歐洲國家領導人通話。根據外媒報導,此反映捷克總統府在對莫斯科和北京的態度將有明顯轉變。
對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將春季訪台,外界擔憂很可能如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來再度引爆台海危機,各方呼籲政府一定要慎重面對,台灣如何顧到美方友人訪台順利,但又不在台海間掀波瀾與緊張,將考驗政府能力與智慧。
兩岸關係緊張,台灣的各種現象近期都引發外界關注。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16日發表評論,以「台灣的醫療體系冒著國家安全風險」為題,探討台灣健保體制可能帶來的風險;在當前台灣與中國的緊張局勢升溫、網路攻擊頻傳之際,台灣卻傳出民眾的健保個資外洩,不得不提高戒備。
民進黨15日舉辦黨主席補選,由於副總統賴清德同額參選,確定當選第17屆黨主席。目前民進黨經歷九合一大選落敗,黨內又不斷有開除異己同黨人士的聲浪,內憂外患下,賴清德如何帶領民進黨贏回人民信任,外界都還在觀察。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