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最近國際著名地緣政治學者,紛紛對台海形勢表示看法,尤其對二○二四年台灣大選後的兩岸關係發展,憂形於色,我國國防部日前送至立法院的「一一二年中共軍力報告書」,也示警中共可能在習近平的第三任期內,推動解決台灣問題進程。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昨受邀來台演說,他認為台海現狀無法長久,並強調相信美國會用武力阻擋中國大陸統一台灣是不明智的,他相信時間不在台灣這邊,提醒台灣不要被大國利用。
大陸商務部8月公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初步結果,指控我方違反WTO相關規則,並提出將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引發兩岸高度關注。國台辦13日重申,對此作法表示支持。
當初參與起草ECFA協議的前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依據協議文件內容,ECFA要中止一定要經兩岸協商過程,他並認為,部分中止即形同全面中止。
大陸商務部4月12日發公告,就台灣禁止大陸2,...
國際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惠譽信評日前舉辦論壇,對今年台灣經濟 成長率 估計只有百分之一,為國內外經濟預測機構估計最低者,引起關注。實際上,早在今年五月的一次研討會上,我曾發言指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二不成,能保一就很幸運了」。
「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今於台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舉行,邀請到國內外外交、軍事學者專家共襄盛舉,針對美中關係,和台海情勢做討論。對於兩岸官方對話中斷多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名譽教授查爾斯・利浦森(Charles H. Lipson)認為,這在美國有時會被稱為「死胡同對話」,看起來雙邊都沒有意願溝通。
2024總統大選逼近,東南亞影響力聯盟11日舉辦「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論壇創辦人黃齊元表示,外人直接投資已經放慢腳步,在明年大選前預作準備,而台灣民眾對風險的認知,和外商及國際投資者相差很大。他強調,台灣處在最關鍵地位,如何在中美大國之間尋找自身定位,是目前最重要課題。
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在美國的政策圈是個異數,他對美國地緣戰略的分析廣受重視,但是他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卻與主流看法相左,9/7所舉辦的「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事前,他接受聯合報的連線專訪;表示他認為熱戰結束後,將轉變為韓戰停戰後的冷衝突,但從遏制中國的政策角度來看,久拖不決的烏克蘭戰爭對美國是場災難。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與國際先進技術尚有差距,因此實行晶片法案,除禁止國內高階晶片出口,又和日荷等國達成協議,啟動全面對中出口半導體設備的管制。當時就有很多專家及晶片商警告,認為此舉雖可在短期內遏止中國,卻會加速中國開發先進晶片技術的時程。一旦中國自行研發成功,不需再仰賴美國時,美國及其同盟國的半導體產業將失去中國龐大的市場及商機。如今看來,這個警告可能已成事實,且速度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