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 國際政治大師米爾斯海默:勿挑釁要和平 兩岸敵對仍要接觸

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在美國的政策圈是個異數,他對美國地緣戰略的分析廣受重視,但是他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卻與主流看法相左,9/7所舉辦的「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事前,他接受聯合報的連線專訪;表示他認為熱戰結束後,將轉變為韓戰停戰後的冷衝突,但從遏制中國的政策角度來看,久拖不決的烏克蘭戰爭對美國是場災難。

美未明確承諾 但會為台戰鬥

至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說法,暗示中國可能會對台灣採取與俄羅斯相同的入侵行動,但他認為兩者情況根本不同,在可預見未來,中國攻打台灣的可能性非常小。軍事上來看,中國要征服台灣極為困難,要用軍事力量收回台灣幾乎不可能。

首先,美國將會捍衛台灣。米爾斯海默斬釘截鐵說,美國不願為烏克蘭犧牲,但他相信美國將會為台灣戰鬥,北京很清楚這一點,很多人說美國應對防衛台灣做出明確承諾,但他不同意,認為這是挑釁行為,美國或台灣都不希望此時變得更加挑釁。

其次,中國要攻擊台灣,必須越過一大片海洋,而兩棲作戰是最困難的軍事行動之一。反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非常容易,除平原外,還有長邊界接壤,而台灣的情況正好相反。第三,中國軍隊自一九七九年以來就沒有打過仗,俄軍的經驗可能還比解放軍豐富。

除非宣布台獨 中共不會侵台

而且還有核武問題,如果美國捍衛台灣,勢必會引發一場涉及美國和中國的戰爭,而這兩個國家都擁有核武。烏克蘭戰爭不是兩個核武大國的對峙,美國也沒有參與戰鬥。

中國從烏克蘭戰爭清楚地了解到,發動戰爭是一回事,結束它是另一回事。如果發動一場圍繞台灣的戰爭,很難想像不會演變成持久戰,也很難想像戰爭會在中國獲勝的情況下迅速結束。出於以上原因,中國極不可能入侵台灣,除非台灣宣布獨立。

如克勞塞維茨所言,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手段,如有證據表明台灣正走向獨立,且美國接受認可,他相信中國會願意冒險發動一場可能不會贏的戰爭。

台灣防衛構想 靠嚇阻非戰爭

對於台灣的防衛構想,米爾斯海默認為,從台灣和美國的角度來看,想達到的目的是嚇阻,而不是戰爭。而預防戰爭的最佳方法是:一,不要宣布獨立及在政治上挑釁中國;二,建立強大的軍事能力,向北京明確表明,如果他們試圖攻擊台灣,將面臨嚴重的麻煩。同時,台灣應與美國密切協調合作,讓軍事能力能與美國互補,中國要征服台灣將極為困難。

除嚇阻外,米爾斯海默也同意兩岸要互動接觸,他表示,台灣和中國基本上是競爭、敵對關係,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儘管如此,仍有必要緩和或避免加劇北京和台灣的緊張局勢。台灣與北京進行外交接觸是好主意,美國不挑釁中國也符合切身利益,也應這麼做,重要的是台灣不要在政治挑釁中國;換句話說,雙方互動對談非常重要,台灣應該盡一切努力給人一種印象,即他們不想挑釁中國,而是想和平共處。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