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時值寒冬歲末,公益慈善團體籲請民眾踴躍捐輸,濟助生活陷入困境的鰥寡孤獨廢疾者,以及生活困頓家庭,俾讓他們也可過個好年之呼聲,不絕於耳。 由於各種原因,台灣的所得與財富分配越來越趨於不均。幸好國人普遍具有高度慈善心,透過直接捐贈予需要的人,或間接透過公益慈善團體濟助弱勢人士與家庭,對改善困苦者的生計有極大的助益。
2024 大選結果已經確定賴蕭配勝選,恭喜綠軍再次的勝選。但是接下來政府要面對的三大經濟問題:兩岸經貿、勞保破產、缺電,這三個問題一定要提早布局,而召開經濟國是會議尋求共識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中國大陸近期公布貿易壁壘調查結果,認定台灣對大陸存在貿易壁壘,同時中止原本列入ECFA免關稅優惠的12項石化產品,兩岸由於政治對立,所引發的貿易衝突,現已升級成危機。
證券交易法明白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申報「財務報告」和「年報」。如果發行新股票,必須編製「公開說明書」;辦理公開收購時,應編造「公開收購說明書」,但沒有一個條文規定「永續報告書」。
2009年低於平均薪資的受僱人數只占61.6%,十年過去比率竟已升至68.6%,這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收入差距,快速擴大。經濟學常以英、法兩國為例表示,如果讓法國多生產葡萄酒,英國多生產毛衣,彼此貿易,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所以自由貿易是好的。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應該往下問,更大的經濟利益是由誰得到?
由台積電永續報告書可知,台積電要降低碳排總量,一個做法就是使用 再生能源 ,而再生能源除了自己發電外(目前仍然很微小),絕大部分還是外購再生能源憑證。積電在台灣的用電占比,從二○二○年的六點○二%,二○二二年增加到七點六%。此現象可顯示為何台積電在二○二一、二○二二年永續報告書之ESG風險辨別,皆將「電力中斷短缺」列為極有可能會發生的議題。
今年是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總結其成就並宣布未來持續支持重大措施。客觀來看,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最顯著政績之一,把中國從亞洲帶向世界,不論是思想跟實際成果都有出色表現,對提升中國世界領導地位有重大貢獻。
台灣一直擔心認知作戰、聲討中共同路人;真正危機是偽美國同路人,散播不實言論,把台灣推向險境。我們如果沒有打敗敵人的能耐,自己就要控制,不要期待老大撐腰。備戰導向的參選人,會重蹈內唐亞胡覆轍,引導台灣走向戰爭;強調避戰,才能以和談開啟兩岸和解,迎向台灣長期和平。
返回議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