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追蹤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賴清德 學舌股市老師的「台股超越港股」論調,吹噓過去七年選對人,台灣經濟正在「走大運」。他說,台灣不能再走依賴中國的老路,否則會像香港。但以近日《最低工資法》的立法看,這個拖了八年的法案不僅了無新意、也無實質助益;蔡政府只能在「最低工資」上打轉,卻無法幫助廣大青年擺脫低薪困境,台灣經濟到底走什麼「大運」?

余紀忠基因會於11月28日舉辦【迎向超高齡化社會】研討會,集結眾多專家學者,歸納想法,最終得出高齡者的期望可「活得久」、「活得好」 ,最後一句,「死得快」 不會拖,不需要長照,只要短照,踏實享受樂齡生活。

現行健保對就醫行為的給付採「論件計酬」,預防保健做得好,民眾少生病、就醫少,就會影響醫院收入。為創造醫病雙贏,健保署2022年將花蓮秀林鄉列為「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試辦地區,採「論人計酬」,當高齡化醫療費不斷增加,秀林鄉總醫療費用卻下降2.5%,健保署預計明年第2季擴大試辦,最多增5個試辦地區。

2009年低於平均薪資的受僱人數只占61.6%,十年過去比率竟已升至68.6%,這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收入差距,快速擴大。經濟學常以英、法兩國為例表示,如果讓法國多生產葡萄酒,英國多生產毛衣,彼此貿易,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所以自由貿易是好的。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應該往下問,更大的經濟利益是由誰得到?

今年八月,英國媒體「衛報」(The Guardian)就曾報導抖音等App恐成北京資訊戰新武器 欲對台灣青少年思想改造;無獨有偶近日法國電視台播出「TikTok:中國大陸陰影」紀錄片,部分聚焦台灣大選,專家說,TikTok可能成為中國大陸「統一」工具。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多元價值抬頭,理論上處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應該比過去更加自在?但在許多新聞報導、社群媒體中,我們看到許多人對未來產生茫然,努力好像沒有回報,「決定躺平」的氛圍快速蔓延。你呢?你也想躺平嗎?曾經的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社會壓力篇。 年輕人對於社會壓力有什麼想法,大眾眼光真的重要嗎?!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多元價值抬頭,理論上處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應該比過去更加自在?但在許多新聞報導、社群媒體中,我們看到許多人對未來產生茫然,努力好像沒有回報,「決定躺平」的氛圍快速蔓延。你呢?你也想躺平嗎?曾經的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不平等篇。 年輕人對於不平等是什麼想法,性別、金錢又或是出生?!

監察院6日提出「台版柬埔寨案」調查報告,葉大華與紀惠容兩位委員呼籲行政院推出積極的稽核網路平台業者下架措施,還有增加失蹤人口與異常金融帳戶的勾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