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中美在貿易及供應鏈的爭霸戰再升級。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4日生效當天,中國宣布2月10日起對部分美國輸中商品加徵10%~15%關稅,並針對用於製造武器及半導體的重要礦產如鎢、碲、鉍、鉬、銦5類稀有金屬與元素,實施出口管制,也啟動對谷歌的反壟斷調查。中國的反擊,讓G2在貿易、關鍵資源、科技領域的戰火加速延燒,勢將影響全球經濟與產業格局。

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逼製造業回流,學者指出,目前缺乏台美投保協定、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台商在當地缺乏保障,政府必須通盤考量,善用我半導體籌碼爭取。而經濟部3日提出4招要助台商,包括幫忙供應鏈移到美國等布局。

美國務卿盧比歐上任後的第一次出訪,首站抵達巴拿馬。2日,盧比歐與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進行2小時會談,要求立即降低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否則華府將祭報復措施。穆里諾會後宣示,巴拿馬將退出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並將研擬提前終止備忘錄的可能性。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1日簽令,4日起對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徵25%關稅、對中國大陸加徵10%關稅,且川普亦有意對半導體課以重稅, 外界認為,可能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對此,經濟部表示,將協助我國業者因應國際情況,進行產線調度與投資布局,半導體方面,經濟部重申,「美國設計、台灣代工是台美雙贏模式」,後續將與美溝通合作,確保台美互利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命令對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新一輪的美中關稅戰再起。對於關稅戰的擔憂已預先反映在匯市,1日離岸人民幣失守7.3關口,一度跌至7.32。

川普競選時承諾,第二個總統任期會將進口稅重新置於經濟政策的中心。他在2月1日邁出一中步,簽署行政令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新關稅自2月4日(周二)零時一分生效。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21日表示,考慮最快自2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因為芬太尼是從中國運往墨西哥與加拿大,關稅砲火也掃向其他金磚四國與歐盟,他警告金磚集團(Brics),如想去美元化,將對這些國家徵收100%關稅。此外,川普欲藉關稅大刀,強迫歐盟購買美國更多油氣。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簽署了多項行政命令,試圖迅速推動其主要競選承諾的落實。其中,對移民的嚴厲打擊和撤銷部分氣候友好政策備受關注。然而,總統權力亦有其局限——在某些情況下,他的計劃在落實前仍需克服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