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在聯準會再度升息3碼後,英國央行也加碼跟進。能源價格攀升、英鎊貶值皆使英國面臨嚴重的輸入性通膨,引起薪資與通膨呈螺旋式上升,高漲的生活成本讓物價產生僵固性,英國現正面臨高通膨與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而這種情況也是許多國家正面臨的問題。

喬·拜登的保護主義對美國和世界來說都是代價高昂的

日本銀行(央行)在10月27~28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敲定了維持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的方針。2022年度的物價漲幅預期從7月時的同比上漲2.3%提高至2.9%。日本銀行認為,雖然持續高於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提出的2%物價漲幅目標,但目前的上漲是暫時的,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無視全球緊縮趨勢。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指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但台灣卻岌岌可危。再度強調,美國需要把更多的晶片先進製程,從亞洲帶回美國和歐洲,拜登簽署的巨額政府補助法案只是逆轉趨勢的第一步。

納斯達克(Nasdaq Stock Market)悄然叫停中國小型股公司的上市,要求這些公司就交易相關方提供更多資訊。今年已有多宗IPO交易在上市後出現股價迅速拉升、之後又劇烈下跌的情況。

路透社表示 ,中國周日結束十年兩次的領導層改組,習近平獲得第三個執政黨總書記的任期,新的政治局擠滿盟友。習打破打破自 1976 年毛澤東去世以來派系製衡的傳統先例,他的第三任期,確保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以來 最有權勢的領導地位。

BBC報導 ,美國加州大學史宗瀚表示,不僅所有政治局常委都來自習近平派系,而且習近平沒有堅持已有年齡慣例,史宗瀚評價,這體現習近平「對任命的絶對控制」。李強沒有在國務院工作過,...

升息預期推高美債殖利率和美元,尤其是兌 日元 匯價,因為日本央行至今仍堅持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準,美日利差將繼續擴大, 上半年( 4 ~ 9 月)貿易逆差達到 11.01 兆日圓 ,特拉斯周四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結束六周的任期,在市場上引發一連串動盪後,可能有助消除市場上的不確定性,由誰接任英國需要穩定的舵手 。

美國商務部7日對中國祭出新一輪出口管制,禁止美國企業支持中國高階晶片生產,同時禁止第三國企業包括台積電等以美製設備為中國客戶服務,除非取得美方批准。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分析指出,這次中美晶片大戰打到台灣門口,倒楣的就是台積電,分析台積電雖然拿到豁免,仍成為中美夾心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