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更加消極」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G20峰會上會面,但兩國仍存在諸多分歧。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總裁表示,美國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態度「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更加消極」。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G20峰會上會面,但兩國仍存在諸多分歧。

隨著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繼續加劇,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Michael Hart)表示,這種較量「使商業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

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的政府似乎在越來越多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從烏克蘭到新冠疫情,從台灣到Tiktok,以及半導體。

這反映在中國美國商會對其900多家會員企業的最新年度調查中。該調查首次顯示,55%的多數企業不再將中國視為前三大投資重點之一,即它們應投資發展業務的地方。

去年,認為「雙邊關係的不確定性」是其在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的企業上升了10%,達到66%。與此同時,認為中國對外國公司的歡迎程度降低的企業也增加到49%。

 #本文轉載BBC News中文網,非供商業用途,如有侵權,還請告知。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T)專訪時表示,美中晶片戰日益升溫,可能重創美國科技業,而且因為中國大陸市場大到無法被取代...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二O一二年就任時曾對日本經濟提出所謂的「安倍經濟學」,希望以三支箭改變日本經濟。但經濟學不應僅是談貨幣、財政、產業,...
譚德賽表示,比新冠更為致命的變異株病毒正在崛起,且可能在不久後的未來襲捲全球,也正因為如此,全世界都必須準備好完善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