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台積電6日將在美國舉行「首部機台移機(First tool-in)典禮」,美國總統拜登、蘋果總裁庫克等政商人士皆將出席。在此前夕,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台積電上月曾為設廠致函華府,談到建設成本高昂、人力短缺等問題;台積電未來走向,外界都特別關注。

美中晶片戰如火如荼,美國四處說服盟友配合禁止將敏感技術與設備輸出給中國的禁令,有些國家遵守了,但也有例外的,荷蘭的ASML掌握製造半導體的上游設備,美國的禁令要產生效果就一定要ASML配合。不過,荷蘭顯然要走自己的路,並對美國表示,會以自身的利益做出決定。

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的補貼政策吸引美製造商,與外國企業在美境內組裝產品,而且對能源進行補貼。這些措施會吸引外國製造商在美設廠,而且能源的補貼能壓抑商品成本,使美製商品在市場更具競爭力,對歐盟來說,這將是難以承受的壓力,歐盟領袖趁赴美訪談時,與美國交換意見,拜登也透露可能將微調政策,減輕歐盟的壓力。

虛擬貨幣已經不是個新穎概念,不過,對於由國家所發行的主權虛擬貨幣,各國政府就顯得小心翼翼,畢竟主權貨幣是經過政府背書所發行的法定貨幣,相關的規範、制度都還無法迅速跟上。不過,印度開始測試數位盧布的可行性,走的比許多已開發國家快得多。

隨著中國加強施壓台灣,消息人士披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 9 月在主要政治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 North Atlantic Council )召集下,首度為了台灣舉行專門會議。

美聯準會迅猛升息,導引全球資金流向美元,隨著 LINBOR 隔夜、1月期、3月期YTD不斷攀升,國際資金的流動性緊縮。聯準會也從近期的 CPI、ADP、JOLTs,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等數據下行,觀察到QT的效果已經開始發酵,鑒於貨幣政策的遞延性,所以鮑爾在11/30表示將從12月起放緩升息步伐。

中國持續清零的政策,經濟與人身自由都大受影響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一小區發生高樓火災,住戶難以逃生的悲劇,引爆中國民間反封控抗爭持續擴大,逾50校學生響應,各地掀起「白紙革命」,民眾自發性上街抗議,要自由的口號在中國內部發酵。

美國聯準會升息讓名目利率與通膨開始拉開距離,雖然終點利率的目標值依然眾說紛紜,不過將實質利率翻正的目標卻很清晰。今年累積已升15碼,但由於貨幣政策的傳導具有遞延性,對於經濟的實質影響還未能準確預測,在長線勞動力市場穩健維持在自然失業率的範圍內、能源價格回歸市場結清價格、供應鏈順暢,以及民眾的通膨預期心理被壓制後,經濟才有機會實現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