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從日本銀行(央行)10月31日決定的政策修正和新的物價展望中,解讀日銀在暗示負利率政策的解除,正在進一步接近,同時也審慎確保時機上的自由度。

中國10月私人PMI自7月以來首次收縮,日本、韓國工廠活動持續低迷,据木原萊卡調查報導,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東南亜國家的製造商也嚴重依賴這個亞洲巨人的需求,凸顯亞洲經濟復甦脆弱

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儘管以「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為題,但他將維護國安政策放在首位,確認將在2024年內完成備受爭議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

大陸財政部24日消息指出,中美經濟工作組在24日以視頻方式舉行了第一次會議,該會議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主持,雙方就兩國及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雙邊經濟關係、合作應對全球挑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溝通。

以巴衝突持續延燒,以色列國防軍( IDF )表示,以色列空軍 22 日稍早襲擊了黎巴嫩真主黨( Hezbollah )的 2 座基地,兩國邊境正爆發零星戰鬥。對雙邊衝突,歐美各國領袖先後計畫造訪中東; 伊朗外交部長警告以色列和美國,如果以色列不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中東可能失控。

見微知著,台灣不僅不能鬆懈,既要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防中國大陸的追趕,更要投資新興產業,目前僅半導體產業就已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更遑論還要培養及儲備未來科技所需的人才。因此如何透過各種方式,蓄積人力資本,創造競爭力,值得政府審慎評估、未雨綢繆,結合大家的努力,才能讓台灣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永遠占有重要的席位。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為調停以巴衝突,美國總統拜登預定18 日訪問以色列並轉往約旦會晤約旦、埃及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總統;然而17日加薩(Gaza)一間醫院遇襲釀數百人喪生後,徹底打亂了本就充滿挑戰的中東行。白宮表示,拜登將延後出訪約旦,此行僅會前往以色列。

以巴衝突情勢快速惡化,國際政經環境複雜難解。美國窮於應付俄烏戰事、中東變局。台灣應思考毛澤東所言「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嚴防兩岸情勢驟變,衍生軍事危機,並積極規劃民生物質儲備,妥善因應經濟金融動盪,期能平安渡過全球嚴峻政經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