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6月各大央行動作頻頻。英格蘭銀行(BOE)連續第13次升息,且一舉升息2碼;歐洲央行(ECB)升息1碼,並暗示還要再升;澳洲及加拿大央行則是在暫停升息之後,又恢復升息,挪威與瑞士央行繼續升息;連土耳其新任央行總裁也違逆總統厄多安的意願,悍然大幅升息。反觀美國聯準會(Fed),雖然並未升息,卻提高通膨率預估,並暗示高利率將維持更久。

這些事件加在一起,意義絕不一般。各國央行對抗通膨已經歷時兩年之後,情勢依然如此混亂,...

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oyal Society of Arts)行政總裁安迪•霍爾丹表示,全球正在展開一場再工業化「軍備競賽」,其驅動力很可能對全球宏觀經濟具有持久影響,甚至可能幫助其擺脫長期停滯。

國際清算銀行( BIS ) 25 日警告,全球經濟在對抗通膨方面正處於關鍵時刻,呼籲各國應進一步升息以控制通膨。 BIS 同時認為,通膨居高不下愈久,貨幣緊縮力道就需要愈大、時間愈長,而這恐怕令全球銀行系統面臨更大風險。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19 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會談;期間被美方表示「四不一無意」承諾;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據法新社、路透社等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 19 日對布林肯此行回應「我們走在正確道路上」。

臺灣與中國分別於 2021 年 9 月先後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 ),如今臺灣進度未明,中國方面卻已有新進展。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 17 日表示,中國已向 CPTPP 成員遞交加入的交流文件,重申有意願、有能力加入 CPTPP 。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自2022年3月起連續10次升息後,14日終於按下「暫停鍵」。Fed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4日結束為期2天的例會,宣布維持5%至5.25%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符合此前市場預期。但Fed暗示下半年可能將再升息2碼(50個基點),亦即本波升息循環仍未走到終點。

我國中央銀行15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宣布利率維持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在1.875%、...

近來 日本 股市屢創1990年泡沫經濟以來的新高點。當全球股市因為高通膨、高利率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拖累,呈現震盪整理時,日股卻一枝獨秀,這除了國際經濟與日本產業因素外,日本政府活化金融市場大戰略最是關鍵。

瑞銀集團 (UBS) 周一 (12 日) 宣布,已經完成了對瑞士信貸集團 (Credit Suisse) 的收購,這意味着瑞銀完成了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業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締造了一家資產負債表為 1.6 兆美元的全球財富管理巨頭。現在面臨著兩大問題:瑞信資產的處理以及員工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