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低稅負制與大型企業利潤重分配案整理

史上全球最大規模的租稅改革來臨,全球136國家將於2023年實施兩大新稅制,包括「全球最低稅負制」及「大型跨國企業利潤重分配措施」,《中央社》整理報導5大關鍵一次掌握。

●全球最低稅負制是甚麼?

「全球最低稅負制」旨在消除跨國企業過度享有租稅優惠的新措施,內含4項作法,其中較受矚目的有2項,合稱「全球防止稅基侵蝕規定」(GloBE rules),俗稱全球最低稅負制(Pillar Two,第2支柱方案)。

這樣措施鎖定全球營收超過7.5億歐元(約新台幣240億元)的跨國企業,要求其計算於各個國家的實質稅率,若稅率低於15%,則跨國企業母國有權要求補稅。假設實質稅率僅13%,企業母國可補徵2%稅款。

同時,若跨國企業母國未立法課徵全球最低稅負制,企業子公司設立的國家可遞補課稅。

●大型跨國企業利潤重分配措施是甚麼?

大型企業利潤重分配制度(Pillar One,第1支柱方案)鎖定全球營收超過200億歐元(約新台幣6400多億)、且集團利潤率大於10%企業,要求將利潤率超過10%的部分作為「剩餘利潤」,並拿出其中的25%,按比例分配給具有經濟關聯性的各個市場國課稅,促成課稅的重分配。

此外,這項制度也簡化現行用以計算、分配跨國企業稅負的「移轉訂價」規定。

●新稅制在哪些國家實施?

從美國、主要歐洲國家、中國、新加坡,到英屬開曼群島(BVI)、開曼、愛爾蘭等136國均已加入新稅制實施行列,涵蓋全球GDP的9成以上,幾乎可視為全球共識。跨國企業不論母國設在哪,都不可能置身於外。

●台灣上市櫃企業受影響範圍如何?

金管會初步統計,有172家上市櫃公司全球營收達最低稅負制課徵門檻。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指出,已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影響程度。會計師預估,跨國企業所受影響,將逐漸於2023年後的財報顯現。

此外,從公開財報來看,台積電的營收及利潤率,也達大型跨國企業利潤重分配新制的標準。

●台灣如何因應兩支柱稅改?

台灣並非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或相關成員,儘管如此,財政部已表態不會置身於外,以維持國家競爭力,將密切關注OECD後續將發布的稅改細則,評估對跨國台商的稅負影響,以及國內稅制如額調整、改變。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