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川普的另一弱點是稀土

在中美貿易戰中,稀土正成為川普政府的弱點。中國政府出口管制的品類對於美軍的最新戰鬥機與核潛艇的製造至關重要。有觀點認為如果禁運持續數個月,將影響到美國的武器製造,貿易戰的持續將變得困難。
F35和最先進核潛艇的製造離不開稀土
中國從4月4日啟動的出口管制以稀土中稀有價值尤其高的中重稀土類為對象。包括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種。這些稀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極高,全球近99%被認為由中國加工。在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的約15家美國企業中,除一家之外,均為國防相關企業。顯然,中國尋求對美國國防産業造成打擊。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數據顯示,美軍主力戰機F-35所需的稀土元素為900磅(約400公斤),最先進的核潛艇需要9000磅,作為主要艦艇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需要5000磅。如果來自中國的進口停滯2~3個月,美國軍需企業的庫存就會開始枯竭,被認為最遲半年左右就會對製造産生全面影響。
中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機制是要求國內企業提交申報,有可能根據當局的判斷停止出口。路透社報導稱,截至4月15日對美國的出口實際上已經停止。
左右貿易戰的「持續戰鬥力」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格拉塞林·巴斯卡蘭指出,目前中美兩國的武器生産速度仍存在差距。據悉,中國正在迅速擴充生産體系,以比美國快5~6倍的速度製造和採購先進的武器系統及相關裝備。
從稀土等成為武器生産基礎的供應鏈來看,美國比中國脆弱。美國國防部在2024年的《國防工業戰略》(NDIS)中,制定了到2027年建立擺脫對中國依賴的稀土供應鏈的目標。計劃通過擴大國內開採和從盟國與友好國家採購來實現目標。
即使美國能夠擴大開採,中國在加工技術方面仍然具有優勢。由於製造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使用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無法及時應對目前的貿易戰。確保替代中國的採購來源也並非易事。
金融市場意識到持有鉅額美國國債的中國「賣出美國」是川普總統的弱點。而在安全相關人士之間,稀土資源的動向作為預測「持續戰鬥力」的因素而備受關注。
尋求得到格陵蘭島的背景
1980年代美國在稀土産量上佔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此後,隨著中國産能的擴大,美國的生産量逐漸減少。中國的稀土資源已經建立起壟斷地位,有時作為經濟武器使用。2010年中日關係對立後,中國限制了對日本出口,結果日本忙於確保稀土。
川普對於簽署作為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回報,對獲得該國稀土權益的協定表現出積極態度。有意得到丹麥領土格陵蘭的背後也存在包括稀土在內的地下資源。
稀土的短缺不僅會影響美國武器的生産,還會影響汽車和無人機等廣泛産品的生産。如果對美國製造業造成打擊,有可能引起川普重視的勞動階層的反對。
延伸閱讀:
馬斯克:中國暫停稀土磁鐵出口影響特斯拉機器人計劃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週二表示,中國暫停某些磁鐵的出口影響了他製造人形機器人的計劃。這是迄今中國的舉措開始對美國大型企業產生影響的最明確信號。中國本月全面暫停出口所謂的重稀土金屬和由其製成的磁鐵,作為對川普總統提高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報復措施之一。在制定出口許可證制度之前,相關貨物不予放行。
中國掌控著全球重稀土金屬的完整供應鏈——原料開採自中國與緬甸礦區,並佔據該類稀土製磁鐵90%的全球產量。日本雖生產剩餘10%的磁鐵,但原料仍依賴中國供應。稀土磁鐵被用於需要安裝在狹小空間的電動機內部。機器人身上搭載了許多小型電動機,通常每個關節都有一個或多個,每個電動機都需要一塊磁鐵。當馬達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時,大多數磁鐵中使用的重稀土可以防止它們過熱和出現故障。
稀土磁鐵的磁力可達同尺寸傳統鐵磁鐵的15倍。如果磁鐵材料中添加了微量的重稀土,即使處於水的沸點溫度,也能保持磁力。馬斯克在週二的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的「擎天柱」人形機器人手臂搭載的電動馬達在密閉空間運行,必須使用這種特殊的磁鐵。他說:「這更多受到供應鏈的影響,因為中國基本上要求出口磁鐵到任何地方都要有出口許可證,所以我們正在與中國協商解決這個問題。」
馬斯克說,磁鐵供應短缺或拖延擎天柱機器人的生產速度。特斯拉在擎天柱機器人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馬斯克曾表示,這些機器人有朝一日將執行許多日常任務。在去年秋天的一次活動中,他展示了這些機器人提供飲料以及從汽車上卸下雜貨的場景。馬斯克還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將減少作為川普總統顧問的時間,把更多精力放在特斯拉上,該公司的利潤已大幅下滑。
汽車、工廠機器人、導彈、智能炸彈、隱形戰鬥機和許多其他產品均需採用含重稀土元素的特種磁體。上海匯業律師事務所的出口管制律師楊傑說,中國的法規要求商務部在4月4日發布公告後的45個工作日內就出口許可證做出決定。如果商務部認為許可證與國家安全有關,則可以延長決定時間。
他警告,鑒於兩國最近的緊張關係,向美國發放出口許可證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他說:「據此,稀土出口六個月是我個人預估的最快時間,實際時間可能遠遠超過六個月。」並非所有人形機器人製造商都像特斯拉一樣受到影響。
喬納森·赫斯特是另一家美國人形機器人製造商Agility Robotics的技術負責人,他說,可以在設計機器人時將它們對重稀土磁鐵的需求降到最低。與擎天柱機器人相比,Agility的機器人不完全符合人體比例。赫斯特說,這為電動機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因此,Agility的許多機器人的馬達可能不會過熱。
為什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會對美國帶來巨大打擊?
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的開採與提煉,提煉是指將稀土從其他礦物中分離的過程。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估算,中國約占全球稀土產量的61%,而在稀土提煉上,則佔了約92%。
這意味著,中國目前主導著稀土的供應鏈,並擁有決定哪些公司能夠、哪些公司不能夠獲得稀土供應的能力。稀土的開採與提煉除了成本高昂外,過程中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此外,所有稀土資源中都含有放射性元素,這也是為何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不願意生產。「稀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料,絕對需要經過安全、合法且永久性的處置。然而目前在歐盟,所有廢料處置設施都只是暫時性的,」克魯默指出。
不過,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數十年來政府的戰略政策與投資的結果。1992年,推動中國經濟改革的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內蒙古視察時,曾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伯明翰大學關鍵材料研究員加文·哈珀(Gavin Harper)表示:「從20世紀末開始,中國就將稀土開採與提煉的發展列為優先戰略,這往往在環保標準與勞動成本方面低於其他國家。」
「這讓中國能夠以較低價格擊敗全球的競爭對手,並在整個產業價值鏈上,從開採、提煉,到最終產品的製造,例如磁鐵,逐漸建立起近乎壟斷的地位。」
完整內容詳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m2edk0jdz3o/t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