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三中全會在即 日媒:新時代中國政治先於經濟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召會,每屆三中全會大多聚焦經濟及改革開放等政策走向,但日經亞洲分析,在新時代的中國政治時常優先於經濟,11年前的三中全會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強調市場的作用,但最終發動反腐來集中權力。

日經亞洲(Nikkei Asia)20日刊登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的文章。他是東京的日經新聞社論撰稿人,曾在中國擔任7年特派記者,後來擔任中國分社社長,是2014年范恩-上田紀念國際記者獎(Vaughn-Ueda prize)得主。

文章指出,2012年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2013年召開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外界著眼於習近平的經濟政策走向,但會議結束後不久,一名中國共產黨內人士說,如果人們只從經濟、營商、金錢方面分析中共的重要會議,或對會議有高期望,「將會犯下大錯」。因為在中國最重要的是政治權力,而非經濟。

文章指出,當年外界著眼於三中全會公報及相關文件中提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及允許民營企業進入國有企業主導的領域。但到最後,民營企業的自由度和市場化改革都是未能實現或被淡化。而在黨的保護傘下,國有企業變得更加臃腫。

事實上,習近平完全聚焦於另一件事,就是加快打「老虎」和「蒼蠅」的反腐行動,好讓自己的權力不斷增強。其中一個被拉下馬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這是習近平消除政治敵人和鞏固權力的第一個重大且風險極高的行動。文章形容,即使是老中國通、黨的幹部和其他觀察家,都看不到習近平的真正意圖。當年出席三中全會的人也無法預料到習的反腐行動如此有效率。

文章也提到,18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一位仍記得1980年代中國開放氛圍的中國老知識分子表示,習近平透過文件含蓄地告訴中共黨員,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開放時代已經讓位給他的「新時代」。習近平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新時代都始於18屆三中全會。現在很明顯是,中國的經濟政策在那時出現逆轉,習近平發動了反腐行動來集中權力。當習近平開始偏離改革開放道路,時任總理李克強也無法引導他回頭。

習近平的經濟政策方向在他第二個任期後更明顯,中國政府開始打壓阿里巴巴。如果18屆三中全會所提到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完全落實,阿里巴巴便不會被打壓。文章表示,現在已是習近平第三個任期,已沒有像李克強般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嘗試抗衡習近平,也沒有一個經濟方面的繼任人來繼承中國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政策。文章表示,如果今年三中全會再有有關經濟政策走向的線索,就只有從政治角度看待會議,而不是只關注公報中與經濟相關的描述,才有可能抓住線索。

相關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