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歐之旅

 

習近平-中國-法國-歐盟-外交-貿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等待習近平的,是什麼樣的歐洲?

自習近平上次訪問以來,整個歐洲大陸對中國的看法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過去幾週裡,歐盟就對中國風力發電機和醫療設備採購發動調查,並突襲搜查中國安全設備製造商的辦公室。德國、英國最近幾天也因中國間諜問題,逮捕或指控了至少6人。

在未來幾週內,歐盟大規模電動車反補貼調查,也將作出裁決,可能會在5月對中國電動車徵收初步關稅。

今年3月,義大利正式退出「一帶一路」,對中國造成了莫大衝擊。

這些事態的發展,背後是對經濟的不滿,讓歐盟準備與中國發生更劇烈的貿易對抗。同時,也因為中國在俄烏戰爭期間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歐洲人對北京的全球野心愈來愈質疑。

「在許多歐洲國家首都,中國日益被視為多方面的威脅,」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駐柏林資深研究員巴爾金(Noah Barkin)表示,「但歐洲內部對於在經濟和安全領域,解決對中國的擔憂的速度和程度,存在分歧,」

訪歐目的:止損,抗美

因此,習近平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止血。他有意對於歐盟對中國企業發起的貿易調查作出反擊。

柏林智庫Merics的外交關係總監瓦塞利爾(Abigaël Vasselier)表示,中國無法承受歐洲市場對中國企業關閉的後果,「主要問題是,習主席在改變目前歐中關係軌跡方面,能取得多大成功。」

此外,這次的訪問,習近平似乎也有意抓住機會放鬆歐洲大陸與美國的聯繫,打造一個擺脫美國主導的世界。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分析師于潔表示,「中國決心不讓與歐洲的關係,進一步滑向與美國關係的方向,」「北京將會發動新一輪的魅力攻勢,但同樣也會對歐盟發出關於貿易保護主義的嚴厲警告。」北京認為,美國利用俄烏戰爭擴大對歐洲的霸權,且對中國親近俄羅斯而對其施壓。

為什麼挑這三國?

習近平選擇會見法國總統馬克宏,是因為馬克宏一直強調歐洲擺脫美國、戰略自主的想法。一年多前,馬克宏在訪問中國期間受到了盛大招待,並以中法宣佈建立「全球戰略夥伴關係」收尾。這位法國領導人迎合了中國的「多極」世界,擺脫「集團」和「冷戰思維」的說法。

至於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習近平待的時間比較短,但在這裡他會享受更熱情的禮遇。匈牙利是第一個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歐盟成員國。匈牙利政府也加深了與中國的經濟連結,最受關注的是中國電動車電池工廠在該國的擴張。

中國與塞爾維亞也有悠久的友誼歷史,特別是自1999年,北約在空戰中轟炸了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之後。美國事後道歉稱,目標選擇錯誤,但該事件助長了兩國至今持續的反美情緒。

能贏得歐洲的心嗎?

習近平認為馬克宏希望歐洲擺脫美國,行使更多的戰略自主權,這也是北京的共同願望。然而,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友誼,代表他所說的任何有關烏克蘭的言論,都會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得到深深的不信任。歐洲對俄羅斯的憤怒,在與俄羅斯關係最前線的國家最為強烈,例如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它們是最熱衷於與美國結盟的國家,也是對中國最警惕的國家。

儘管如此,馬克宏相信,中國是唯一能夠對俄羅斯施壓的國家,對俄烏戰爭有巨大影響力,希望再次嘗試爭取習近平的支持。

從更深層次來看,馬克宏似乎肯定會嘗試利用習近平的訪問來推進一項議程,以確保歐洲在未來幾十年的影響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只要中歐攜手,就不會發生集團對抗,世界就不會分崩離析,就不會出現新冷戰。」

儘管中國的一黨制國家與西方自由民主國家在治理上有著根本差異,但習近平選擇訪問的三個歐洲國家領導人,似乎都接受這樣的聲明。

習近平5年來首訪歐洲 會法、歐領導人涉台海與貿易

馬克宏和馮德萊恩,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經貿公平競爭問題,向習近平施壓,希望中國減少對自家企業的補貼;習近平則回應,無論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來,都不存在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此外,中國和歐盟在和平與安全方面擁有共同利益,無論是在歐洲、中東或東亞。」

隨後的中法雙邊會談,雙方持續聚焦俄烏和中東衝突以及台海緊張情勢;習近平在會後聯合聲明,呼籲別藉俄烏戰爭抹黑中國,馬克宏則提出對東亞危機的擔憂,雙方也對巴黎奧運期間休戰倡議、達成共識。

習近平強調,「中國願同法方一道以巴黎奧運會為契機,倡議運動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馬克宏指出,「我們尊重中俄間的久遠關係,以及幾十年來為穩定關係所做的努力,鑒於這段複雜的歷史,歡迎中國當局承諾不出售任何武器或援助,並嚴格控管軍民兩用產品出口。」

習近平時隔5年首次出訪歐洲,將先後造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分析認為中國領導人似乎沒有做出重大讓步的跡象,儘管習近平貌似接受歐洲方面對貿易失衡的擔憂,但後續是否會採取實質行動,仍有待觀察。

馬克宏和馮德萊恩,針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經貿公平競爭問題,向習近平施壓,希望中國減少對自家企業的補貼;習近平則回應,無論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來,都不存在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此外,中國和歐盟在和平與安全方面擁有共同利益,無論是在歐洲、中東或東亞。」

隨後的中法雙邊會談,雙方持續聚焦俄烏和中東衝突以及台海緊張情勢;習近平在會後聯合聲明,呼籲別藉俄烏戰爭抹黑中國,馬克宏則提出對東亞危機的擔憂,雙方也對巴黎奧運期間休戰倡議、達成共識。習近平強調,「中國願同法方一道以巴黎奧運會為契機,倡議運動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馬克宏指出,「我們尊重中俄間的久遠關係,以及幾十年來為穩定關係所做的努力,鑒於這段複雜的歷史,歡迎中國當局承諾不出售任何武器或援助,並嚴格控管軍民兩用產品出口。」

習近平時隔5年首次出訪歐洲,將先後造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分析認為中國領導人似乎沒有做出重大讓步的跡象,儘管習近平貌似接受歐洲方面對貿易失衡的擔憂,但後續是否會採取實質行動,仍有待觀察。

習近平訪歐第二站 抵塞爾維亞加強「鐵桿情誼」

訪完法國之後,習近平轉往塞爾維亞展開國是訪問。總統武契奇擺出紅地毯,陪同習近平檢閱儀仗隊。訪問塞爾維亞前一刻,習近平在當地報刊發表署名文章,以「鐵桿朋友」稱呼塞爾維亞,還強調中塞兩國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因為25年前這天,塞爾維亞遭北約空襲,而且炸彈還炸毀了中國大使館。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說:「很多事要談,很多事情要跟習主席討論,希望他心情好,在我們國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路透社報導,塞爾維亞是中國在巴爾幹半島,最重要合作夥伴,習近平或許會在塞國挹注數十億美元投資。在歐洲主要國家升高對北京戒心的大環境下,塞爾維亞與匈牙利,將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重點固樁對象。

雙方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隨後宣布中塞自由貿易協定將於今年七月一日正式生效等,大陸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首期六項措施。

在結束法國的訪問後,習近平當地時間七日晚間乘專機轉往此次歐洲行的第二站。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專機進入塞爾維亞領空後,塞國空軍兩架戰機隨即升空護航,武契奇夫婦等多名塞國政要更親自到機場迎接。

習近平八日與武契奇舉行大範圍會談,兩人共同簽署關於深化和提升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隨後在共見記者時,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首期六項措施,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將於今年七月一日正式生效。

其餘還包括:中方支持塞爾維亞承辦二○二七年專業類世博會;中方願擴大進口塞爾維亞特色優質農產品;中方將在未來三年支持五十名塞爾維亞青年科學家赴華開展科研交流;中方將在未來三年邀請三百名塞爾維亞青少年赴華學習;中方歡迎塞方增開貝爾格勒至上海直航航線,鼓勵兩國航空公司開通貝爾格勒至廣州直航航線。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