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示警 穩定幣不穩定

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指出,許多穩定幣發展至今仍然名不符實,既不是貨幣,價格也不穩定。目前各業者推出的穩定幣運作機制與技術規格不一,且通常未接受外部公正的稽核與監管,亦缺乏制度性安排的保障,使其價格常常無法如宣稱般保持穩定。央行示警,穩定幣不穩定。

近期以穩定性優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而風靡全球的「穩定幣」,到底穩定嗎?中央銀行示警,穩定幣為虛擬資產的延伸產品,目前主要用於促進其他虛擬資產交易,持有人需瞭解「穩定幣並非完全穩定」,且具有價值減損、支付相關風險,如果未來廣泛使用到一定規模,特別是進入實體經濟作為支付工具使用,甚至可能產生更大的系統風險。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官網

央行在去(2021)年12月理監事會議參考資料「國際間穩定幣的發展、風險及監管議題」報告指出,目前穩定幣主要是用來促進其他虛擬資產的投機或投資交易,如同美國證管會(SEC)主席Gensler所比擬的「賭桌上的籌碼」,鮮有消費者實際用於購買一般商品或服務,也尚未被社會大眾接受作為主流支付工具。

央行指出,比特幣等虛擬資產價格波動劇烈,不適合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因此,近年來業者朝降低價格波動的方向發展,新推出另類虛擬資產「穩定幣」。迄今穩定幣仍多作為促進虛擬資產交易用的工具,並已衍生投機炒作與洗錢等風險,未來如跨入實體經濟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影響範圍將擴及社會大眾,帶來更多風險,特別是穩定幣可能涉及向不特定大眾吸收資金等類似銀行的業務,以及可能在全球流通,引發國際間監管機關的關注。

央行表示,穩定幣是另類的虛擬資產,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搭配業者自行設計的機制,試圖讓其價格穩定在1美元、1歐元或其他資產價格,在虛擬資產世界中建立起與真實世界資產價格1:1的穩定關係,惟至今許多穩定幣的價格實際上並不能保持穩定。

以美元穩定幣為例,通常是使用者向中心化的發行人支付美元,換取等額美元穩定幣(為發行人的負債)的發行,原則上每1美元穩定幣都有對應的1美元作為擔保資產。央行認為,穩定幣雖試圖創造出價格穩定的價值儲藏工具,但並非所有穩定幣都能保持價格穩定。

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指出,許多穩定幣發展至今仍然名不符實,既不是貨幣,價格也不穩定。目前各業者推出的穩定幣運作機制與技術規格不一,且通常未接受外部公正的稽核與監管,亦缺乏制度性安排的保障,使其價格常常無法如宣稱般保持穩定。此外穩定幣一旦在營運上或技術上的任一環節發生狀況或事故,均可能引發擠兌,導致價格瞬間崩盤。去年推出的美元穩定幣IRON,其25%的擔保資產是以TITAN代幣組成。去年6月TITAN代幣價格暴跌後,旋即引發市場對IRON擔保不足的擔憂,造成擠兌。

相關新聞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