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增資爭議 黃天牧提出四立場,強硬表態!

黃天牧表示,首先,新光對金管會承諾每年70億元現增,不可因經營團隊調整而忽視,須嚴格遵守且履行,「金管會不會打任何折扣」;其次,金融機構負責人應是維護保戶、存款戶、投資人的權益,不是「股東的損失」。

新光金兩派大股東對增資議題吵不停,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0日罕見動怒,提出四立場,一是新壽三年現增70億元須嚴格遵守,二是保戶、存款與投資人權益最優先,三是主要股東當然優先現增,四是股東不要劃分彼此、要化異求同。

黃天牧表示,首先,新光對金管會承諾每年70億元現增,不可因經營團隊調整而忽視,須嚴格遵守且履行,「金管會不會打任何折扣」;其次,金融機構負責人應是維護保戶、存款戶、投資人的權益,不是「股東的損失」。

再者,當金融機構有增資需求時,主要股東理所當然應優先現金增資,沒有任何理由,缺口由大股東全部承擔或發債也可,但要經金管會審慎評估,子公司上繳盈餘也要確保不會影響到子公司健全經營,「如果有股東願意增資,為什麼不讓願意增資的股東增資?目的為何?是不是真的是在為保戶權益而著想?」

最後,增資不應成為兩派股東對立的籌碼。新光金董事會名單標榜「改革」的先進,過去也都是原董事成員,需要劃分彼此嗎?應該要同舟共濟。

保險局長施瓊華指出,不會讓新壽資本不足情況拖到2026年,今年要增資125億元,現在財源是子公司上繳盈餘,即便銀行局同意,子公司上繳的盈餘不足以屢行對金管會的承諾,一定是要向大股東募資,新壽承諾三年增資70億元,「不希望有其他替代方式」。

2026將接軌IFRS 17、ICS 2.0 金管會:祭誘因促壽險增資

壽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 2.0,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0日表示,金管會會提供足夠誘因,壽險業越早增資,取得的誘因越多,越努力做商品結構轉型,也會提供誘因。

保險局今年除計畫推出第三階段在地化措施,也將開放壽險業海外發債籌資。保險局長施瓊華指出,盼接軌日前所有壽險業的資本適足率(RBC),都在法定標準200%之上。

黃天牧強調「自助人助」,期待透過金管會制度上的本土化與循序漸近,還有業者自身的努力順利接軌,前提是壽險業者要在資產負債管理、商品結構調整、增資上加以配合。

施瓊華說明,今年第一季會推出第三階段的在地化與過渡化措施,包含保單價值差額準備金提存方式、可贖回債的資本計提,與新風險如長壽、脫退、公共建設等,公共建設的草案已出來,後續要討論係數是否要給予過渡。另壽險業進入資訊系統平行測試階段,今年如期完成,2025就會開帳。

接軌中最重要的商品結構轉型部分,壽險業要朝提高保障型商品的方向進行,以累積CSM,主要有:一是分紅保單監理,朝商品設計、銷售行為與資訊揭露規範,如分紅公式揭露要簡明易懂,將修正商品規範,直接上升到法規的位階,預計第二季出爐;二是利變型與投資型保單,將提高死亡保障門檻;三是醫療險改革,今年保發中心會建立商品經驗率統計資料。

相關新聞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許嘉棟:預期心理牽動跨境資金 影響台幣升貶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