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甦搖搖欲墜亞洲工廠受擠壓 經濟顯脆弱

中國10月私人PMI自7月以來首次收縮,日本、韓國工廠活動持續低迷,据木原萊卡調查報導,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東南亜國家的製造商也嚴重依賴這個亞洲巨人的需求,凸顯亞洲經濟復甦脆弱

路透社東京報導 - 亞洲製造商10月份面臨日益惡化的壓力,中國工廠活動重新陷入衰退,給已經受到全球需求疲軟和價格上漲擠壓的該地區主要出口商的復甦前景蒙上陰影。

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工廠強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經濟活動萎縮,而越南和馬來西亞也面臨中國經濟放緩擴大影響的困境。

週三的一項私部門調查顯示,中國財新/標普全球製造業 PMI 從 9 月的 50.6 降至 10 月的 49.5,回落至區分成長與收縮的 50.0 點以下。

中國的調查與週二悲觀的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相呼應,該數據也顯示經濟活動意外收縮,使人們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期復甦的希望產生懷疑。

財新智庫經濟學家王哲在談到中國的調查結果時表示,“總體而言,10月份製造商的情緒並不高漲。”

“經濟已出現觸底回升跡象,但復甦基礎並不牢固,需求疲軟,內外部諸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預期仍較弱。”

日本和韓國等國家也感受到了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這些國家的製造商嚴重依賴這個亞洲巨人的需求。

au Jibun 銀行 PMI 終值顯示,10 月日本工廠活動連續第五個月萎縮。

前一天,官方數據顯示,由於需求大幅放緩,日本 9 月工廠產出增幅遠低於預期。

日本機械製造商發那科(Fanuc,6954.T)和村田製作所(Murata Manufacturing ,6981.T)最近報告稱,由於中國需求低迷,六個月盈利疲弱。

韓國工廠活動連續第 16 個月下降,而台灣、越南和馬來西亞的 PMI 也顯示活動持續下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中國復甦乏力以及房地產危機更持久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亞洲的經濟前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個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亞洲明年的成長預期從4月的4.4%下調至4.2%,也低於今年的4.6%

相關新聞

黃凡:隨著監管對虛擬貨幣以及虛擬世界資產交易覆蓋,穩定幣真正的投資機會在哪裏?獲取高回報的機會肯定不在於直接投向不同的穩定幣本身。...
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詞時表示,中方願分享超大規模市場、共建人工智慧應用合作中心,並提出奉行主權平等、...
印度總理莫迪8月29日訪問日本。在日印首腦會談之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莫迪在採訪中,就目前的國際組織,提出「...
全球四個最強大國家中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周末在中國會面,討論如何應對第四個國家——總統川普(Trump)領導下的美國——給國際秩序帶來的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