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全球極端天氣

 

極端高溫 席捲南歐

在歐洲,極端高溫席捲整個南歐。義大利衛生部已對羅馬、波隆那和佛羅倫斯等16個城市發布「紅色警報」。氣象中心警告,民眾應為「今夏最強熱浪、同時也是有史以來最強熱浪之一」做好準備。羅馬17日的氣溫可能達到40℃,18日甚至會飆升至43℃,打破2007年8月創下的40.5℃紀錄。歐洲太空總署說,義大利西西里島與薩丁尼亞島氣溫可能高達48℃,「這可能是歐洲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

據希臘國家氣象機構EMY,部分地區15日的最高氣溫達到44℃。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點雅典衛城(Acropolis)16日起連續第3天暫停開放。法國氣象機構也表示,6月是法國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月份。

南韓暴雨 37人喪生

在亞洲,日本東部部分地區在16及17日的氣溫估計升至38至39℃,氣象機構警告,氣溫可能追平或打破過往紀錄。

極端氣候也影響南韓,韓聯社16日報導,南韓自上周起暴雨不止,中部忠清北道清州市15日發生河水潰堤,全長685公尺的五松地下車道,被突如其來的暴洪淹沒,共15輛車受困,其中包括一輛巴士,駕駛與數名乘客來不及逃命。

截至16日,地下車道已發現10具遺體;此外,慶尚北道新增1起暴雨致死案件,至截稿前,南韓全國暴雨致死人數上升至37人。

烏拉圭遇44年最嚴重乾旱

烏拉圭境內有6成的國土都被判定為嚴重乾旱,而這次極端乾旱的發生,除了氣候變遷之外,亞馬遜雨林的過度濫墾濫伐,也是讓乾旱加劇的原因之一。

烏拉圭主要水庫處理廠專案助理經理伊查佐說明,「因為沒下雨,水源處理廠所接收的淡水量,已經比之前少很多了,因為都沒下雨,所以附近的兩座水庫都沒有滿。」

乾旱的結果,也導致以農業為主的烏拉圭,在經濟上蒙受嚴重打擊。根據烏拉圭政府預測,這次的乾旱,將讓該國今年出現18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相關新聞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