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新制上路 疫情警示降為二級

國門關閉936天,邊境管制終跟上國際腳步幾近解封,13日凌晨零時起實施「0+7」新制,入境者免除居家檢疫,只需七天自主管理。但指揮中新強調還要繼續觀察疫情變化,提醒國際仍存在新冠疫情傳播風險,建議應採取完整疫苗接種等加強防護措施。

 

「0+7」入境管理新制 指揮中心籲勿輕忽個人防護

指揮中心12日宣布,全球新冠肺炎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調降至第二級「警示(Alert)」,結束自2020年3月21日開始的第三級「警告」(Warning),建議國人出國前14天完整接種疫苗,加強個人防護。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應即將實施邊境「0+7」入境管理新制,入境人員免除居家檢疫,改採「7 天自主防疫」,經綜合評估台灣疫情、醫療量能狀況,以及醫療機構防疫安全與民眾探病等需求,調整自主防疫期間相關醫療防疫措施。

  • 探病管制:

自主防疫期間勿至醫院探病,但符合以下例外情形時,得經醫療機構評估同意,出具探視當日採檢自費家用快篩陰性證明後前往探病,(1)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依法規須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2)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3)病人病情惡化或病危探視;(4)其他特殊原因,經評估有探病必要且經醫療機構同意。

  • 陪病管制:

自主防疫期間勿至醫院陪病,但符合「病人有特殊照顧需求,如須有照顧者陪同的幼童或生活無法自理等,經醫療機構同意」例外情形時,得經醫療機構評估同意,入院陪病當日執行家用快篩陰性後陪病;陪病期間每日執行家用快篩至自主防疫期滿,並提供每名住院病人陪病者一名公費篩檢。

pastedGraphic.png

  • 醫療照護感染管制:

自主防疫期間的醫療或檢查,建議由醫師依病人治療之急迫性及必要性等,綜合考量延遲該等醫療或檢查及疾病傳播風險後決定;非急迫性、必要性的醫療或檢查,建議以延後為原則。

  • 醫療照護工作人員返回工作建議:

自主防疫期間返回工作者,建議在返回工作前進行一次公費家用快篩,並在自主防疫期間,每 1 至 2 日在上班前進行 1 次公費家用快篩;醫療機構得依傳播風險及工作性質等評估調整篩檢頻率。

針對全球旅遊疫情降級,指揮中心表示,依據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 BA.5 變異株仍具保護力,因此全面不分國家調降新冠肺炎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的「警示」,建議民眾在預計出國日的 14 天前應完整接種疫苗,並加強個人防護。

打高端入境受阻 國際認證還需等

關於打高端疫苗入境受阻,高端聲明表示,高端疫苗已於9月份提供疫情指揮中心相關文件,並陸續提供其他補充資料,協助政府部門進行溝通,盼盡快提供民眾更便利的赴國外旅遊方式。

對於國際認證進度,高端仍強調,高端新冠疫苗因良好的研發成果受到WHO肯定,進而入選團結試驗疫苗,由WHO主導執行全球臨床三期,目前靜待其公布臨床結果;此外,高端疫苗也自行於國外執行免疫橋接三期試驗。

高端指出,由於台灣並非WHO成員國,高端疫苗無法於取得台灣認證後直接申請WHO認證,需經第三國藥監單位的協助,才得以提出申請,目前高端疫苗已向澳洲藥監單位TGA及WHO相關主管部門正式提出申請緊急使用許可,如有任何進度更新,即依法規公告。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