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如何照顧到人民?

民進黨上台後,的確進行一些重大的改革!如果改革是在經濟大餅有擴充的情況下,大家比較不會覺得痛,而且比較會照顧到想照顧的民眾。倘若在經濟未有成長下的改革,改革的幅度就必須比較大、影響的層面也會較廣,結果是大家都覺得痛,而政府宣稱要照顧的民眾有可能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一例一休就是典型的案例!原本政策的目標是要讓勞工多休假或多領加班費,但若經濟未成長、企業獲利未增加下,由於加班費加乘幅度大幅增加,使得想多工作賺錢的勞工可能無法如願;而部分的企業可能為了抵銷用人費用的提高,未來更不願加薪或者縮減員工福利支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企業在成本提高下,讓其反映在物價的上漲,降低民眾所得的購買力。

再者,年金改革是今年政府重大的政策,而且其影響所有的軍、公、教、勞工,包含現任、已退休者,可說是歷年來影響幅度最大的政策。在年金改革草案中,為了讓勞保基金不致太早面臨破產危機,有關勞保費率,將從現行九.五%,每年提高○.五%,到最高十八%。

在雇主、勞工、政府分擔比例七成、二成、一成下,企業雇主的增加負擔在實施的第一年、第二年可能不會痛,但是隨著「每年」提高,負擔將愈來愈重,因為提撥負擔是每年加上去的累積效果,到了累計至十八%,企業勞保費的提撥相對現在,可說是逼近翻倍。

例如:以目前薪資水準,每年勞保費率調升○.五%,資方增加九十五億,亦即第一年增加九十五億、第二年增加一九○億、第三年增加二八五億,到了第十七年增加一六一五億,之後也是以此額度提撥。有可能產生的負作用是企業不敢用新人、不願加薪,而且企業亦會將增加的成本反映在物價上。

在一例一休缺乏彈性、年金改革大幅增加負擔下,如果沒有經濟成長的支撐,不僅一般勞工沒有獲得實際利益,也不利於新進勞工;同時也因為成本拉動物價上揚,降低消費意願,進一步不利於經濟成長。綜合的結果是較低薪的勞工受到負面影響最大,因為不僅無法多加班,使所得未實質提升,而且又因需過生活,受物價上漲而需增加支出的比重也較大。

上述的改革,個別來看皆有其必要性,我們也沒有反對。然而同時進行諸多改革就必須有足夠的經濟成長來支撐,降低改革的陣痛與負作用。執政黨也有體念到此重要性,為了振興經濟,政府將於今年三月提出擴大財政政策方案,加快推出四年總金額超過兩兆元的公共建設計畫,包括:一、捷運、鐵路立體化,以及輕軌等建設;二、有關供水跟水資源開發等建設與汙水下水道;三、綠能建設;四、數位科技,如智慧寬頻等建設。

執政黨擴大財政政策的力道僅是第一步,但是我們希望這些支出在考量政府財政健全性下,審慎地進行評估與執行,而且必須能夠刺激民間投資、改善經商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同時避免無投資效益、蚊子館的項目,如此方能持續性、而非一次性的提振經濟景氣,同時也降低上述重大改革的陣痛與負作用。

文/葉銀華(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