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降雨「水力」全開 前2月發電量年增6成

                                                        近期中部以北雨下不停,豐沛雨量反而助攻水力發電。

近期中部以北雨下不停,民眾哀怨都快「發霉」;不過,豐沛雨量反而助攻水力發電,台電表示,和去年枯水期同期相比,全台水力發電量大增逾63%,且大部分水力發電都24小時持續運轉,有效支援夜尖峰供電需求。

根據水利署網站,目前中部以北水庫蓄水率多達90%以上,石門、寶二、德基水庫蓄水率甚至逼近100%。

回顧去年此刻,台灣仍困於百年大旱,在枯水期降雨不給力的情況下,以石門水庫為例,去年同期蓄水率僅約5成;德基水庫更慘烈,蓄水率只有1成多,比起作為發電用,蓄存起來供給民生工業更為迫切。

台電主管表示,通常枯水期間,「水力機組不會全開」,但近來春雨綿綿,中北部水庫進帳豐沛,德基、霧社、日月潭、石門、翡翠水庫等皆處在高水位,因此除預留未來供水所需水量、各水力發電廠定期維修機組外,都充分利用「上天恩賜的雨水」全力發電。

根據台電資料,比較110年與今年1至2月累積發電量,110年為3億9365萬度,今年為6億4326萬度,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加63.4%。

其中大甲溪發電廠差距更為顯著,台電指出,德基水庫今天蓄水量為98.6%,接近滿水位;大甲溪發電廠利用天然流量配合發電,統計1至2月累積發電量,去年是9399萬度,今年大增至1億4816萬度,較去年同期增加187.4%,發電量翻近2倍。

值得注意的是,台電配合再生能源及電力系統調度需要,水力電廠已慢慢轉型配合夜尖峰供電。

台電主管表示,目前這波春雨期間,大部分水力發電都24小時持續運轉,待天氣轉晴後,水庫式水力發電會配合夜尖峰,在下午3至4時後發電運轉。

相關新聞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