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 輕忽電網穩定釀風暴

                    台灣近年出現四次全國性的無預警停電,核心問題均在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過於激進。

從二○一七年的八一五大停電,到昨天的三○三大停電,不到五年,台灣已出現四次全國性的無預警停電。四次停電的肇因不同,但核心問題均在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過於激進,根源不解,蔡總統卸任前恐怕還是得再度為大停電向全國人民道歉。

多次停電 非不缺電可開脫

蔡總統二○一六年上任後,國內已出現多次大規模停電,最嚴重的當屬二○一七年八月十五日、二○二一年五月十三日、二○二一年五月十七日與昨天三月三日這四次,如果把二○一七年七月和平電廠電塔倒塌跟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北市萬隆變電所爆炸等其他停、限電事故納進來,可看出近年國內供電穩定情況急速惡化,絕非府院在歷次停電事故後強調「不缺電」三個字可以開脫。

回顧八一五、五一三、五一七與昨天共四次大停電,除了五一七大停電明確是供電不足引起,其他三次停電都是跟電網或燃料供應出問題有關。八一五與五一三兩次大停電均是施工維修不當造成,昨天大停電的肇因還在調查中,但已確定是興達電廠的開關場出問題。開關場是電廠發電後對外輸電的關鍵樞紐,可視為電網的重要組成,當出現故障,就算發電廠運作正常,但無法把電送出,就會造成大範圍停電。

幾次嚴重事故 多與電網有關

過去在台灣供電史上幾次嚴重的停電事故也多與電網有關,像是一九九九年的七二九大停電,是因為位於台南的一座電塔倒塌,造成南北輸電線路解聯。當年稍後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雖沒有直接傷害到電廠本身,但因為位於中部的中寮超高壓變電所嚴重毀損,加上全國六二二座高壓電塔與十餘座變電所震毀,讓台灣陷入長時間停電。

在一九九九年的兩次重大停電後,台電花費鉅資改善電網強度,九二一前,台灣僅有兩條雙回路的超高壓輸電線路相互支援,九二一後,第三條超高壓輸電線路在二○○二年啟用,在二○一三年的三二七大地震時展現了功用,當時六條輸送線路中有一條維修,四條因地震跳脫,僅靠剩下一條線路保住了供電。

昨天停電後,蔡政府第一時間釋出的訊息是:停電前的備轉容量率超過百分之廿,不是缺電所導致。「缺電」的攻防是蔡政府在推能源轉型時的首要辯護項目,政策導致過去幾年蔡政府只重視電源開發,卻忽略其他環節,包括電網的穩定、排碳的抑制等。從經濟部到台電被要求穩定供電,但著重的項目只有在發電量的計算上,各機組歲修時間被逼到最緊湊的地步,種下了整體電網不穩定的火種,終於釀成連續大停電的完美風暴。

輕忽配電 全國付出代價

沒有一個國家在穩定供電一事上可以抄捷徑,蔡政府卻說可以在九年內完成核能退、綠能進、減碳排、抑空汙四大目標,在這過程中還承諾穩定供電與電價不漲。這四次的大停電已說明蔡政府眼中完美的能源轉型方案並不能做到完美的供電水準,反因過度側重新電源開發,太快迫使核能退場與寄望綠能的提升,輕忽輸配電與發電同樣重要的基本原則,昨天再次讓全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