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調查團溯源報告出爐 各國反應大不同

世界衛生組織(WHO)週二(3月30日)發布了國際科學家團隊對於新冠病毒源頭的研究報告,但這份備受關注的報告卻引發了外界質疑,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週二承認團隊在獲取原始數據時遇到困難,他還稱,對於新冠病毒是否來自於實驗室的說法需要進一步調查,他的發言被解讀為發出了和書面報告不同的聲音。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有超過100個國家要求對疫情源頭進行獨立調查。在經歷多次拖延後,今年1月,世衛組織牽頭的國際專家團隊前往武漢調查病毒的起源。他們由多國科學家組成,包括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卡塔爾等國的流行病學家和動物學家,以及中國自己的科研人員。他們在武漢訪問了幾家最早收治新冠病人的醫院,並前往了華南海鮮市場和武漢病毒研究所。但科學家們承認,他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官方提供的數據。

該份研究報告終於發布。120頁的報告中稱,新冠病毒“非常可能”是通過另一種中間動物宿主從蝙蝠傳播給人類的,但是科學家們認為,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確定具體物種。專家團隊還認為,許多早期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沒有明顯聯繫,可能表明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疫情的最初源頭,但關於該市場在疫情起源中的角色以及疫情是如何傳入市場的,目前還沒有定論。報告稱,武漢從事冠狀病毒工作的實驗室“管理良好”,並具有高質量的生物安全水平,在此前幾個月也沒有報告人員出現與新冠有類似症狀的呼吸道疾病。

在世衛組織報告發布後,美國、英國、韓國、日本、以色列、丹麥、立陶宛、拉脫維亞等14個國家政府發布聯合聲明,對世衛團隊的調查結果表示擔憂,並呼籲中國給予專家“完全的訪問權”。世衛調查團團長恩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週二(3月30日)說,他的團隊感到了政治壓力,包括來自中國以外的壓力。但他表示,自己從未被要求從團隊的最終報告中刪除任何內容。

相關新聞

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OPEC產油國組織以及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本週均發佈了月石油統計數據。...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用不恰當的表達方式予以反擊,雙方持續交鋒。...
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國會答辯引起中日關係緊張,迅速點燃中日之間新一輪的外交烽火,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威脅,更讓北京的「...
在歷經數月艱難談判後,韓國總統李在明於週五(14日)宣布,已與美國就雙邊關稅與國家安全達成最終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韓國承諾向美國投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