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對立成為高市早苗外交試金石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用不恰當的表達方式予以反擊,雙方持續交鋒。中國外交部14日甚至呼籲民眾暫緩赴日旅行,事態開始波及實體經濟。如何找到妥協點將成為高市政權外交的試金石。
日本官房長官木原稔11月15日對中國呼籲暫緩赴日旅行表示關切。他在新潟市向記者強調:「正因為雙方存在立場差異,日中之間的多層次溝通才尤為重要」,還表示:「(中國的做法)與日方的認知不相符,也與首腦間確認的推進戰略互惠關係、構建建設性的穩定關係這一大方向不一致」。他還透露日中兩國外務省局長級15日進行了磋商,日方向中方強烈要求作出適當應對。
對立源自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國會上的答辯
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辯時提到模擬情景:「對台灣發生武力攻擊。為解除海上封鎖,美軍前來支援,為阻止其行動而進行武力行使」,她表示:「如果是使用戰艦、伴隨武力行使的話,無論如何都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案例」。
此番言論被認為是在談論中美在日本附近發生武力衝突,自衛隊為了保護美軍而採取行動的假設。中國並未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的選項。如果對臺發動武力進攻時,不僅要面對美軍,也要面對自衛隊反擊的話,可能改變軍事行動的前提。
中國政府和官方媒體對高市早苗的答辯強烈反彈。「如日方錯判形勢,膽敢武力介入臺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中方必將迎頭痛擊!」解放軍機關報《解放軍報》15日頭版發表評論文章作出警告。
日本政府向中方説明高市早苗維持了日本一貫立場,尋求中方理解。高市早苗也封存了7日的具體論述,在10日以來的國會審議中表示「期待圍繞台灣的問題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
使局勢收拾更困難的是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X(原推特)上的發文。他引用報道高市早苗發言的文章寫道:「那顆自以為是地衝過來的骯髒腦袋,只能毫不猶豫地砍下」。
這也讓日方的態度趨於強硬。日本外相茂木敏充12日在訪問加拿大期間向記者表示,「作為駐外外交官的高層,發言極其不適當」,要求中方採取「適當的應對」。
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內接連有人要求政府將薛劍驅逐。這是國際法上要求對方外交官事實上自行召回的「persona non grata(不受歡迎人物)」措施。中國外交部則表示薛劍發文的對象是煽動臺海武力介入的危險言論,而非高市早苗本人。
11月13日夜,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要求「收回惡劣言論」。日方則在14日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由外務次官船越健裕就薛劍發言提出強烈抗議。
中國外交部當晚呼籲中國民眾近期避免赴日旅行,表示「日本領導人公然發表涉臺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中日人員交流氛圍,給在日中國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目前尚未看到雙方對立的落腳
雖然高市早苗在有關集體自衛權的答辯上有所觸及,但這是安全保障專家之間反覆討論過的情景。如果撤回相關表述,可能會縮小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空間。對高市早苗本人而言,由於在保守層與年輕世代中擁有較高支持率,撤回言論也難以選擇。
中方暗示可能帶來實體經濟負面影響的同時,試探今年10月剛剛成立、並且是少數黨聯合的高市政權,會在多大程度上採取強硬的對華姿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1月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日方近期軍事安全動向感到嚴重關切。日本自我標榜為「和平國家」,宣揚建立無核武器世界,但高市政權卻對「無核三原則」表態模糊,語焉不詳,暗示有可能放棄」。一名高市早苗身邊的人士則表示:「不想被一個核武國家這樣説,是內政干涉」。
對於中國而言,如果在對日政策上被視為「軟弱」,也有招致批評的風險。政界間中日的溝通管道已變細。在高市早苗政權中,沒有像安倍政權時期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那樣能擔任橋樑角色的重量級人物。傳統上親中的公明黨也已退出聯合政府。
中日關係的前景將取決於能否促成領導人級別的對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將出席11月22、23日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高市早苗也預計將出席,這可能成為兩國首腦會面的機會。
延伸閱讀:
中國發出旅遊警告後,日本旅遊業和零售股暴跌
週一(11月17日),由於中國警告其公民不要前往日本,以回應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的言論,日本旅遊和零售公司的股價大幅下跌。
百貨公司集團高島屋股價下跌 6%,而擁有折扣零售連鎖店和旅遊景點唐吉訶德的泛太平洋集團股價下跌幅度高達 8.4%。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在中國擁有龐大的業務)股價下跌近 6%。表單的頂端
伊勢丹三越百貨公司(對中國遊客銷售額較大的百貨公司營運商)的股價下跌了11.4%,預計將創下一年多來的最大跌幅。東京迪士尼樂園業者東方樂園股價下跌5.1%,無印良品業者良品計畫股價下跌9.4%。日本航空股價下跌3.9%。日經指數下跌0.7%。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遊客來源國。受日圓疲軟的推動,旅遊業在日本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根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統計,9月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約佔日本遊客總數的24%,僅次於韓國,位居第二。
高市在上個月上台之前,作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追隨者,曾公開批評中國及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擴張。她 11 月 7 日的言論被廣泛解讀為暗示,攻擊距離最近的日本島嶼僅約 100 公里的台灣可能會招致東京的軍事支持。
高市向國會表示,如果台灣的緊急情況需要「戰艦和武力介入,那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可能構成威脅(日本)生存的局面」。日本自行製定的規則規定,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包括面臨生存威脅時,才能採取軍事行動。
就在幾天前,高市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看似友好的首次會晤。高市曾多次訪問台灣,並呼籲加強合作。在高峰會上,他也單獨會見了台北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