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

最近科技界的大消息當屬台灣DRAM老將、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將自南亞科退休,轉戰中國紫光。他的出走,不論對政府或對業界,都是一枚震撼彈。但事實上,台灣中高階菁英人才外流早已不是新聞,馬總統在數年前即以人才外流為國安問題,要求政府各單位正視。然而幾年下來,情況未見改善。相對於國內低薪,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等所祭出的優厚條件是極大的誘因;但除了高薪之外,台灣這幾年產業前景不明,工作環境及目標滿足不了這些菁英人才自我挑戰的理想與抱負,也是加速出走的推力。

人才乃國力之本,台灣這幾年不論從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等各個層面來看,都有很大改進空間。以育才而言,不論是過去的教改或現在12年國教,強調的都是免除升學壓力,倡導均質教育,但卻沒有針對台灣應該培育出怎樣的人才來制定完整的配套,尤其是在菁英人才的養成這一塊,與亞洲鄰近各國相比,明顯落後。台灣的大學生、研究生數量雖每年增加,但整體的競爭實力卻相對低落,也造成國內這幾年「學成無業、產業無人」的怪象。

當我們的「育才」有所缺失,又面臨優秀人才被挖角的窘境,那就應該積極延攬國外人才以補不足。但對於引才、聚才,我們的心態及政策又不夠開放,使得人才逆差的情況更為嚴重。

雖然移民署陸續解除一些國外高階白領的居留限制,但台灣很多政策常常會受到民粹操弄而遭到扭曲。以薪資來說,都知道人才無價,但僵化的制度只能提供齊頭式平等的條件,甚至引發「打肥貓」的口水戰。因此,想要吸引人才來做台灣夢,政府就須加強基礎設施,營造好的投資環境,包括優渥的工作條件、合理的稅務制度、友善的生活機能、開放包容的心胸及前瞻的世界觀等,否則高階人才引進計劃永遠無法落實。

同時,對於全世界的才人,我們是否也有足夠的雅量接納?「用才」應不分國籍地區,只要可以對台灣的發展有所貢獻,即使來自對岸,我們也應一視同仁。以美國為例,它是世界上楚材晉用最積極的地區,透過各式獎助學金,網羅各國優秀留學生,再延攬其居留移民。新加坡也是以寬鬆的留學及移民政策,延攬各國菁英留星發展。想要用世界優秀人才,就要有開放的心胸,不受政治考量,唯才是用。

除了這四才之外,我認為還要再加上「留才」的制度及辦法。過去台灣在薪資條件不好的狀況下,仍有大批優秀人才投入高科技產業發展,主要就是靠股票分紅等獎勵機制來增加誘因,現在這些優惠及獎勵都取消了。事實上,政府提供誘因留住頂尖人才,他們所能創造出的經濟效益將遠超於其所得,且為全民所共享,這是一個正向而良好的循環,過去台灣高科技業的蓬勃旺盛,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一味追求所得上的公平正義,犧牲的反倒是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得失之間值得大家深思。

高啟全的出走並非個案,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國際人才爭奪戰是一場現實而殘酷的戰爭,既是戰爭,就應有非同平時的戰略目標及戰術運用。政府一定要儘快以具體辦法落實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等五項,以蓄積人力資本,創造競爭力,讓台灣早日走出經濟泥沼。

王伯元

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學博士
現職:
怡和創業投資集團/董事長、中磊電子(股)公司/董事長、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聯成化學科技(股)公司/獨立董事、美國銀湖私募基金/高級顧問
主要經歷:
台灣創業投資商業公會/理事長、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IBM/資深主管

相關專欄

見微知著,台灣不僅不能鬆懈,既要維持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防中國大陸的追趕,更要投資新興產業,目前僅半導體產業就已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與國際先進技術尚有差距,因此實行晶片法案,除禁止國內高階晶片出口,又和日荷等國達成協議,...
早在五六年前,工商界就提出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當時我就提出,五缺問題固然嚴重,但其實台灣還有「第六缺」,...
從歷史看現況,人才乃國力之本,不論對於國家或企業都是如此。但是人才的培育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投注,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