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砸重金補貼 招手台積設廠

德國媒體報導,歐盟官員本周五(30日)將與美國晶片業龍頭英特爾(Intel)、台灣台積電(2330)及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等全球晶片大廠的代表會談,希望提高歐盟的晶片自主性,還準備了規模上百億歐元的補貼,以吸引外商設廠。對此,台積電態度低調,並不回應。

歐盟主管工業和服務業的執行委員布勒東30日將與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會面,並與台積電歐洲子公司總經理默塞德舉行視訊會議。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AZ)報導,布勒東也將與三星的代表會談。他希望能說服這些晶片大廠,在歐洲建造一座晶圓廠,作為歐盟「數位羅盤」策略的一環。

FAZ指出,布勒東下周也準備會晤荷蘭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與半導體大廠恩智浦(NXP)的執行長,討論打造歐洲半導體產業鏈的可能性,討論的投資規模可能達到數十億歐元。

為了與美國和亞洲的新晶圓廠規劃一較長短,歐盟打算備妥上百億歐元的補貼,吸引外商設廠。布勒東計劃與英特爾談判的歐陸新廠,規模將比歐洲目前最大晶圓生產基地、格芯在德國德勒斯登的工廠還大好幾倍。英特爾已表示支持歐盟的計畫,也將擴大在歐洲的製造業務,引入7奈米製程。

彭博資訊指出,歐盟最快下周就會公布半導體新計畫的部分細節,其中一個關鍵目標就是能以高於台積電等大廠的效率,生產先進半導體。「數位羅盤」計畫的目標是讓歐洲的全球半導體生產占比在2030年前提高一倍到至少20%,並把重點放在5奈米以下的晶片。

布勒東在接受FAZ訪問時說,汽車工業深受晶片荒之苦,凸顯歐洲有必要強化半導體產業鏈。歐洲對10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尤其感興趣,打算擴充設計和製造的產能。

相關新聞

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碳焦慮越滾越大,「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認為,碳權是重要避險工具,企業在等待負碳技術成熟之前,...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台灣也將訂下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但為實現非核家園,台灣核電廠陸續除役,國內也掀起核電廠延役與否的討論,...
根據國際諮詢公司Resonance Consultancy新近發布的「二○二四全球最佳城市」(World's Best Cities...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前一日於台灣大學演講,引起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