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輕症不要緊?長新冠症狀恐終身影響

新冠肺炎至今已造成全球超過5億多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600萬,康復者中14%人會持續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在台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感染Omicron病毒的患者,雖然多輕症,但對沒有疫苗的兒童與年長者來說,仍要注意「長新冠」帶來的長久傷害!

「長新冠」是指民眾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至少四個星期之久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長期疲倦、呼吸急促、體重減輕與肌肉痠痛等,嚴重可能出現腦霧(注意力與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或認知障礙等狀況。

目前醫界對長新冠尚未有標準定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提供了參考定義如下:

  • 個案疑似或確診是COVID-19,在發病3個月後,症狀仍持續存在長達至少2個月
  • 無法發現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或其他診斷可以解釋
  • 這些症狀可能是康復後再出現的,也可能是從COVID急性期症狀出現後就一直持續存在的
  • 症狀可能起起伏伏或消失後再復發

台灣方面,精神科醫師蘇偉碩與高醫大博士王文心16日特別指出,Omicron確診病患有相當高的比例會出現「長新冠」症狀,他們建議採「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進行抗病毒藥物投放,由醫師評估後告知風險,病患簽署同意書決定是否投藥,也特別呼籲家長應替國小學童接種疫苗。蘇偉碩強調,雖然新冠肺炎輕症或無症狀的機率超過99%,但不能因此就掉以輕心。

(圖片來源:報導者)

 

相關新聞

高雄資產專區7月才熱鬧開張,9月即迎來 金管會 的「聯合訪視」。據了解,檢查局與銀行局已陸續對進駐專區內15家銀行做「體檢」,重點直指「...
美國總統川普將H-1B工作簽證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新措施21日生效,許多科技巨擘緊急要求海外簽證持有員工返回美國。白宮澄清,...
行政院 於8月29日公告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自115年1月1日施行。 然而,該修正過程未依循法規修正預告機制,...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