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輕症不要緊?長新冠症狀恐終身影響

新冠肺炎至今已造成全球超過5億多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600萬,康復者中14%人會持續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在台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感染Omicron病毒的患者,雖然多輕症,但對沒有疫苗的兒童與年長者來說,仍要注意「長新冠」帶來的長久傷害!

「長新冠」是指民眾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至少四個星期之久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長期疲倦、呼吸急促、體重減輕與肌肉痠痛等,嚴重可能出現腦霧(注意力與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或認知障礙等狀況。

目前醫界對長新冠尚未有標準定義,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提供了參考定義如下:

  • 個案疑似或確診是COVID-19,在發病3個月後,症狀仍持續存在長達至少2個月
  • 無法發現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或其他診斷可以解釋
  • 這些症狀可能是康復後再出現的,也可能是從COVID急性期症狀出現後就一直持續存在的
  • 症狀可能起起伏伏或消失後再復發

台灣方面,精神科醫師蘇偉碩與高醫大博士王文心16日特別指出,Omicron確診病患有相當高的比例會出現「長新冠」症狀,他們建議採「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進行抗病毒藥物投放,由醫師評估後告知風險,病患簽署同意書決定是否投藥,也特別呼籲家長應替國小學童接種疫苗。蘇偉碩強調,雖然新冠肺炎輕症或無症狀的機率超過99%,但不能因此就掉以輕心。

(圖片來源:報導者)

 

相關新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1日針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出口晶片政策提出看法, 直言出口管制是錯誤的,事實會證明這點,...
賴清德總統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 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21日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表示,成立主權基金「茲事體大」,...
生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台灣產業也正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生醫專家21日在「2025國鼎生醫論壇」中指出,台灣的生技產業不會成為第二個台積電...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昨(20)日開展,賴清德總統在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產業、AI產業鏈相當完整,也是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