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通話後 梅克爾致電習 低調不提中歐投資協定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10日晚間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通電話。習近平除肯定梅克爾多年來推動中德關係發展,並希望德方推動歐盟堅持正確對華政策,客觀看待差異,理性處理分歧,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健康發展。

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不久,德國總理梅克爾也打電話給習近平。

梅克爾即將卸任總理職務。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指出,「去年以來,我們保持頻密高效交流,為中德、中歐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也體現出中德兩國的高度互信。總理女士積極致力於推動德國和歐洲對華務實合作和友好交往,我對此高度讚賞」。

習近平強調,近年來,中德關係總體保持順利發展,各領域合作在疫情形勢下展現出強大韌性,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中德推動中歐如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共同倡導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攜手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中德關係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於雙方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注重合作共贏,推動優勢互補。只要雙方堅持鞏固深化互信,堅持平等相待、聚焦合作,就能推動中德關係不斷得到新發展。希望德方推動歐盟堅持正確對華政策,客觀看待差異,理性處理分歧,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健康發展。

梅克爾表示,「近年來德中、歐中關係發展有很多值得總結之處,我願同中方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努力,推動德中、歐中雙方致力於通過對話彌合差異,妥善處理分歧。歐中投資協定對歐中雙方都是互利共贏的,希望能夠儘快順利批准生效。德方希望同中方加強疫苗合作」。

梅克爾還通報了對當前阿富汗局勢的看法,表示希同中方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下加強溝通協調。習近平強調,中方倡導不同文明共存互鑒,反對干涉別國內政,願同包括德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為阿富汗真正實現和平穩定作出建設性努力。

中國外交部公布的消息比較詳盡,習近平稱中德關係「高度互信」,並對默克爾積極致力於推動德國和歐洲對華務實合作和友好交往表示「高度讚賞」。

習近平談到中歐投資協定,稱中德推動中歐如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共同倡導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攜手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與中方的詳實相比,德方的說明非常低調簡短。

根據德國官方公布的消息,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德方稱,「兩人特別談到了阿富汗的發展」,還有「就新冠疫情、雙邊關係、經濟問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的國際氣候保護以及其他國際議題交換了意見」。

德國聯邦政府副發言人烏爾裏克·德默爾表示,梅克爾與習近平通話內容涉及國際社會在疫苗的生產和分發方面的努力、經濟合作問題以及保護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的努力等。

德默爾表示,梅克爾和習近平一致認為,應利用即將舉行的德中政府磋商深化雙邊合作的工作。梅克爾強調了在雙邊關係的各個領域,包括在意見相左的議題上進行對話的重要性。

德方提及,中德領導人特別談到阿富汗局勢,但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消息僅在最後一段簡單帶過。

中方消息稱,梅克爾通報了對當前阿富汗局勢的看法,表示希望同中方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下加強溝通協調。

習近平強調,中方倡導不同文明共存互鑑,反對干涉別國內政,願同包括德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為阿富汗真正實現和平穩定作出建設性努力。

在梅克爾卸任進入倒計時之際,或許是最後一次習默通話中,中德雙方聲明的差異或許顯示中德關係乃至中歐關係面臨的不確定性。

梅克爾卸任後德國聯邦議會選舉將在9月26日舉行。梅克爾公開支持的的基民盟(CDU)總理候選人拉舍特(Armin Laschet)在民調中嚴重落後。

德國之聲支持,民調領先的社會民主黨(SPD)總理候選人朔爾茨(Olaf Scholz)在競選中對中國幾乎隻字未提。

但社民黨外交事務發言人施密特(Nils Schmid)告訴媒體,如果中國不放棄制裁歐洲議會議員等,歐中投資協定就不可能會有進展。

相關新聞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人民幣1兆元(新台幣4...
德國聯邦議會於5月6日舉行總理選舉,基督教民主黨(基民黨)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歷經兩輪投票,最終在第二輪當選總理,...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一場會議上說,美國對中國加課關稅,將使中國出口需求急遽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