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淡出政壇 留下厚重的外交遺產

外媒報導,梅克爾即將淡出政壇,16年執政時代即將結束,德國選舉委員會27日宣布,社民黨在本屆大選獲得25.7%選票,以1.6%的差距險勝基民盟,未來須組成聯合政府,梅克爾在新政府成立前,將繼續擔任看守總理,未來也留下厚重的外交遺產

梅克爾2005年第一次當選德國總理時,她的名字在德國以外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沒有人會想到,這位女性在今後的十多年裡為國際政治深深打下自己的烙印。

她很快在政壇站穩腳跟,包括外交領域。從一開始,她便親自構建外交政策,而不是把它全盤委托給外交部。2007年梅克爾做東在德國波羅的海海濱度假地(Heiligendamm)成功舉辦了8國集團峰會,顯示其在各國領導人面前應對自如。

歐元危機上,德國扮演主導角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梅克爾總理也轉換成危機模式。歐洲統一的象征,全球最堅挺貨幣之一的歐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梅克爾發出警告,「歐元一旦垮掉,歐盟也將覆沒」。

這樣,梅克爾領導下的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並非情願、但別無選擇地挑起歐洲大梁。德國政府一方面迫使債台高築的國家走上財政精簡與改革的道路,在這個過程當中,希臘的批評者曾將德國二戰期間對該國的佔領拿來作比較。但另一方面,梅克爾同意出台規模浩大的援救計劃,德國對其它國家債務的擔保程度極大提高。

歐盟其它國家對德國的領導角色基本認可的事實,要歸功於梅克爾小心、敏銳的言行。哈勒大學政治學者瓦維克(Johannes Varwick)對德國之聲表示,梅克爾將「謹慎文化」同「責任文化」相結合。

同法國的伙伴關系不再緊密

歐洲權力的分配,此消彼長,德國的角色重要了,法國的權重便降低。雖然,梅克爾不斷宣稱法國是最緊密的盟友,以至於媒體將她同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的合作稱之於「默科齊(Merkozy)」。

然而,包括馬克宏在內的多個法國總統都曾發出深化歐盟的呼籲,即創立歐盟財政部長一職,梅克爾對此卻無動於衷。

德國外交政策研究員霍夫(Henning Hoff)認為梅克爾在此錯失良機;瓦維克也認為同法國「漸行漸遠」,稱在推動歐盟融合問題上,梅克爾缺乏「遠見」。

著迷中國

以她一貫的就事論事、不講排場,追求各方滿意的做法,梅克爾維繫著德國政府之前的基本外交國策,尤其關注德國經濟在全球的利益。

這一政策碩果累累,尤其同中國的貿易往來急劇增加。梅克爾頻發訪問中國,似乎被中國吸引。霍夫說,這是一種「近乎敬畏的對中國經濟實力的崇拜」。在那裡,人權議題她只是小心謹慎地提起。

倒是美國指出德國越來越依賴中國。霍夫認為,威權國家、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帶來的危險,其中包括使用地緣經濟作為槓桿、制造假新聞以及侵蝕西方,梅克爾很長一段時間來不是低估了,就是對其輕描淡寫。

慷慨的難民政策

假如梅克爾總理2015年結束任期,她的總理功績哪怕再輝煌,也會是曇花一現,很快被人們遺忘。令她聞名天下的是2015年夏末的一項決定,它同時也是國內外對梅克爾褒獎的分水嶺。她一人做出決定,向滯留在匈牙利的難民開放邊界。她對此的理由不僅來自基督教「愛身旁的人」,同時也有她作為前民德公民對不開放邊界的經驗。梅克爾同無數敘利亞難民拍了自拍照,瞬時間,德國成為全世界人共同向往的地方。

因為這一決定,她被一部分人奉為聖者,2015年《時代雜志》將梅克爾選為「年度風雲人物」,稱之為「自由世界的總理」。但另一部分人,首當其沖是東歐國家,則對梅克爾很不滿,認為她試圖把慷慨的難民政策強加給整個歐盟。

同華盛頓的關係冷淡了

起初,梅克爾是一名跨大西洋政策的熱情支持者。當年作為反對派政治家的她,曾力挺小布希總統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但大多數德國公民則反對那場戰爭。

隨著小布希以及歐巴馬總統將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心移向亞洲,德美關係冷淡下來。歐巴馬曾把梅克爾成為其外交政策領域最重要的伙伴,但就是在他的執政期內,梅克爾的手機曾長年被美國情報機構監聽,該醜聞於2013年曝光,梅克爾極為憤怒,「朋友之間搞監聽,這是不可以的」。

烏雲籠罩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2014年,俄羅斯吞併了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2016年,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歐,同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川普打出「美國第一」的口號,告別多邊主義,甚至對北約產生疑問。

深懷著對美國的失望,梅克爾2017年表示,「我們可以完全相互信賴的時代,部分的已經過去」。

然而,正是事態嚴峻,鼓勵梅克爾再度迎戰,參加2017年的聯邦大選,她獲勝後開始第4屆任期。

阿富汗的災難結局

隨著第4屆任期的開始,梅克爾也成了世界政壇上的中流砥柱。瓦維克認為梅克爾再次接受挑戰,是要強化「德國比任何一個國家更依賴多邊框架」。

霍夫認為,梅克爾在團結歐洲以及西方、讓衝突各方保持對話方面,顯示出超強的能力,雖然不是每次都成功,比如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上。她對北溪2號油氣管線的堅持同美國和東歐國家的態度形成強烈對比。

今年初,拜登總統上台後,梅克爾同美國的關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今年7月,拜登邀請梅克爾作為第一位歐洲政府首腦訪問白宮,稱讚她的政治功績是「歷史性」的。

今年8月中旬,在梅克爾任期即將結束之際,華盛頓和柏林一項重大誤判的結果清楚地展現在人們眼前,西方軍隊撤離阿富汗後,塔利班接管了整個阿富汗。這些年來幾乎所有一切社會成就瞬間毀於一旦。德國政府反應遲緩,是否接收當地為德國機構服務過、面臨血腥報復的員工,各方爭吵不休。而它將成為梅克爾執政成績單上的一個污點。

相關新聞

微軟將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人工智慧(AI)大廠G42,投資15億美元。據悉美國官員先前與G42展開幕後磋商。路透 微軟...
擬對中國鋼、鋁產品加徵關稅至25%,並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調查。  美國總統拜登備戰大選拚連任之際,美中貿易戰再掀波瀾。外媒報導,...
優市場預期;經濟恢復消費不及生產,需進一步關注中小企業發展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GDP年增5.3%,較上季加快0.1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小幅上調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原因是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不過同時也警告,在持續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