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央行示警 斷鏈惡化推升通膨

歐美英央行示警,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惡化,進一步推升通膨走高,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同時預期,通膨壓力可能延續到2022年。

鮑爾雖然認為通膨最終將會緩和,不過他29日在歐洲央行(ECB)舉辦的線上論壇表示,預期目前的通膨壓力可能延續至2022年。

鮑爾表示,供應鏈瓶頸並未好轉,甚至還有些惡化,這種情況令人洩氣。預期供應鏈中斷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並讓通膨揚升的時間超出原本預期。

聯準會偏好的通膨衡量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目前來到30年高點。鮑爾與多數聯準會官員認為,一旦供應鏈瓶頸緩和且需求回復至疫情前的水準,通膨便會回降。鮑爾29日仍表示,預期2022年的「經濟成長相當強勁」。

不過美國官員近來也發現,通膨走勢並未如聯準會預期的短暫。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日前上修2021年的通膨預測,由6月預估的3%上調至3.7%。

歐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的看法與鮑爾相似,她表示,過去幾個月來發生的供給受限與供應鏈中斷,似乎會持續下去,部分產業的狀況甚至可能惡化,例如航運和貨物處理等。

拉加德表示會密切注意通膨走勢,但她亦指出,沒有理由相信物價上漲不會回落。她相信通膨終究是短暫的,歐洲央行不會「過度反應」而撤除貨幣寬鬆或者調升利率。

出席論壇的英國央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表示,他將「密切觀察」通膨預期。

雖央行能控制物價,但卻無法介入短期供應鏈中斷,只能等待情況好轉。誠如貝利所言,「貨幣政策無法解決供給面衝擊,無法生產晶片、創造風力或帶來卡車司機。」

通膨居高不下促使聯準會、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公開討論緊縮刺激,韓國、挪威和匈牙利央行甚至已經宣布升息,而日本與歐元區則持續寬鬆貨幣。

相關新聞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