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境部今年8月22日掛牌成立,產業界關注碳費機制,首任部長薛富盛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碳費費率必須尊重費率審議會決定,但他認為,每噸碳費高於10美元(約新台幣320元)是必然,且未來將朝向漸進式調高。

趙恭岳說明,國際氣候發展智庫、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將於10月20~22日辦理第三屆「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總統候選人氣候對談是系列活動之一,可視為台灣首場淨零辯論會。辯論總時長2小時,將由天下、遠見、今周刊三家媒體及各公民團體提問;過程雖無交叉結辯,但候選人仍可在申論及回應問題時質詢對手。

受蘇拉颱風外圍環流及百年大潮影響,西南部縣市部分地區如屏東縣東港鎮、高雄市三民、鼓山、旗津等區、雲林縣口湖鄉萡子寮、台南市安平區及安南區都傳出因海水倒灌溢過堤岸,其中高雄潮位以1.37公尺破20年歷史新高。東港居民驚呼「比88風災還嚴重」;口湖鄉長李龍飛說,萡子寮海水倒灌是老問題,縣府、中央都來勘查過,卻做不出任何改善,中央不要一直只顧選舉。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汙水24日開始排入海洋,日本環境省27日說,海水樣本檢測沒有發現放射性物質,意味著放射性物質水平在安全範圍內。不過,約500名來自日本各地民眾以及部分日本在野黨議員,在福島磐城海邊集會要求停止核汙水排海,包括韓國4名國會議員同日也前往福島參加,一同向日本抗議。

疫後經濟成長,製造業用電增加。環境部25日公布最新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台灣2021年淨排放量較前一年成長4.56%。學者分析,我國碳排受製造業景氣強烈牽引,要達到2025年減排10%的法定目標,恐怕近2~3年每年都要減排3%,並呼籲新上任的環境部長薛富盛,比照德國召開氣候專家委員會,重新檢討各部門減碳措施。

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卡關逾一年!環境部說明,依照「地方制度法」規定,由於該自治條例具有罰則,應報行政院核定,目前刻正研處中。環境部強調,樂見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相關自治條例,不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應辦理事項,包括成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及經中央核定的「溫室氣體減量執行方案」,更應積極優先推動執行,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加速減碳。

環境部說明,台北市政府於去年7月函送「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至行政院,...

環境部22日正式掛牌成立,各界最關心的就是何時開徵碳費,以及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銜接的問題。事實上,歐盟近周公布一批CBAM相關指引,把之前大家有疑惑的制度細節都交代清楚了。過去有些國人期待能以碳權抵換來降低碳關稅負擔,現在歐盟很清楚的關閉此管道。

環境部 前天成立,環團昨天就舉行「搶救旱澇台灣」記者會,呼籲首任環境部長薛富盛除落實淨零優先,也要加強氣候調適策略,包含零碳綠色能源、糧食系統、韌性防災國土規畫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