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走在實在年代思索文化的當代意義

台灣當下的文化處境?該有怎樣的的文化思維?

在近百年文明的進程中隨着全球化、資訊化的衝擊,今日台灣所面臨的不只是東亞競合、大陸崛起的政經結構挑戰。隨著時空的推移,台灣雖聚集了相當豐厚的文化與學術資產,但不常見文化議題的審度深論、多為忽視與擱置。反省近數十年的台灣發展,檢視過往歷史刻劃的痕跡,留下的產物、背景、權力、文化、社會,無論對中華文化的變遷、延續與發展,...

安排了一系列的台灣西南部濕地的訪視行程,首站來到嘉義鰲鼓,距離上次造訪已有九年多了。鰲鼓是日據時代,日本人最早開發的海埔新生地,它的形狀是根據海埔新生地屯墾的黃金比例設計的,曾是台灣人定勝天的典範。經過百年的演變,隨著開發觀念的與時俱進,不同的政府為它勾勒出不同的面貌,或為農場、或為工業區、或為自由貿易區、甚至一度淪為空軍訓練瞄準場,但終究不敵颱風之摧殘,加上附近長期超抽地下水引起嚴重地盤下陷,海堤破損、閘門毀壞、海水倒灌,成了鰲鼓揮之不去的夢魘。...

臺灣在2002年制定通過了環境基本法,今年剛好是環境基本法通過的十週年。值此之時,中國大陸也在討論環境保護法的修正,並對這部法律的功能與定性有相當尖銳的辯論。

活動介紹:

針對國內嚴峻財政情勢,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訂於十二月十九日(周三),邀請胡勝正院士、陳聽安名譽教授等國內外經濟與財政學者多人,假力行校區綠色魔法學校崇華廳,舉辦「租稅理論與財政政策」研討會。

「租稅理論與財政政策」研討會將在成大黃煌煇校長、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余範英董事長及中研院胡勝正院士致詞後,由國內經濟與財政領域學者專家如胡勝正、陳聽安、楊建成、徐偉初、林建甫、何志欽、吳文傑、蘇建榮、...

第五屆余紀忠講座於10月31日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曾獲《TIME》雜誌評選二○○九年全美國十位最好大學校長之一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Dr. Michael Crow,他以「新美國大學的建構」(The Design of New American University)為題演說,他以十年時間讓這所大學脫胎換骨,「堅持願景,不畏挑戰」,成為一所創新與改革的學校。在國內各大學面臨轉型之際,提供一個學習典範。

本次講座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台灣大學法律系葉俊榮老師長年關心台灣政府組織改造和環境議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藉此次半年刊發行之機會,整理葉俊榮老師過去在專題演講及公開會議時,對於政府改造的看法及評論,由政府組織再造來談國家發展。

在政府財政拮据下,法規鬆綁來加速醫療觀光、教育服務的 產業化,可以為困頓的經濟注入嶄新活力。不過,相關部會仍著重在 規範、管制的思考,並在利益團體壓力下,產業發展進展有限。未來 除加強部會產業化績效指標(KPI)的訂定,也應提出如不積極產業 化將面臨學校倒閉、學生薪水停滯,以及全民健保破產、醫生出走等 產業崩壞的論述來爭取民意,並加速改革。

老闆娘走了,電話那頭傳來昔日省府同事的啐泣聲,賈霸(昔日省長隨扈隊長)走了,廣公(王廣生,原省府政風處處長)走了,現在連老闆娘都走了,說著說著一個大男人就嚎啕大哭起來,這哭聲道盡了凍省的委屈、幾次大選的挫敗,及許多老伙伴有志難伸,壯志未酬的心境。掛了電話,腦筋一片空白,中興新村的一草一木,昔日伙伴的一言一笑,那上山下海的每一個行程,親身參與的那兩次總統大選的點點滴滴,如影歷歷。那未曾痊癒的傷口再次被掀開,痛徹心扉。我今天有幸仍有施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