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今天我要談的是,面對缺水,應該怎麼辦?除了休耕、限水、省水和祈禱下雨這三招外,難道沒有其他更積極、永續、為人們帶來希望和幸福的結構性改變做法嗎?

首先,必須認知兩個不爭事實:一、台灣是多雨卻缺水國家;二、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影響。

前者,台灣山高水短、地形陡峭留不住水,一遇乾旱,久之就有水情警報;後者極端氣候下,造成三年一大旱兩年一大雨情勢恐成常態。但最重要的是,生物都需要喝水、用水,工業農業需水量更大;面對這些,...

我們的世界正遭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多重壓力,這些多重壓力會因不同的韌性造成未來世界的不同發展。

透過社會發展指標的反映,有助於政府掌握社會變遷的脈動,適時調整策略,可以修正並預測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如何建立健全、合於我國國情的社會發展指標,實為政府應審慎思慮的課題。

在去年高雄的氣爆事件後,邱文彥立委建議,面對城市中發生層出不窮事件,像是老舊的管線、城市與區域的規劃、新舊不銜接,應積極面對公開討論。在氣候變遷課題下,城市無論任何規劃發展,都離不開「韌性」二字,是要與時間賽跑、環境相扣,這就是「韌性永續城市」對談的開始。希望在台灣人口多、地方大、挑戰較多的地方,面對面就現有規劃執行,各進程事物作整理,與民間社會對話,進而更積極的規劃未來。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新北市政府於2月4日舉辦「...

順應公民力量崛起的浪潮,柯文哲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為主軸,史無前例地完成了一場非典型的選戰並順利入主台北市政府。

「大橋町」經歷台北西區的歷史風華,町內保有半世紀以來的發展特色,這裡不僅有紅磚灰瓦建築,更可發現傳統的木造門窗,而房舍大多是一兩層樓的低矮建物,一幢幢比鄰相接;蜿蜒的小巷子四通八達,寬度僅有兩三個肩膀寬,居民之間關係密切,也彼此熟識。在繁華嘈雜的台北都市中,這裡仍保留濃濃人情味,一磚一瓦、一棟房子,甚至散布巷弄的植物,都充滿故事,這裡少了冰冷冷的水泥外牆,卻多了情感溫度。

在半年多時間裡,里長與專業人員協力合作,...

都市一直是作為鑑定發展的指標,在氣候變遷與後工業化的今天,資源必須有效利用,「韌性」已是未來都市發展應有的概念。未來的挑戰不同以往,必須改變固有想法,將現行的行動連接到未來發展。台灣歷經氣爆事件、都更爭議、地震水患及容受力等挑戰,面對新時代的創新經濟、智慧生活,都市治理課題將更加複雜,有系統的思考與合作是關鍵。

新北市在多年努力下已有「健康與永續城市」架構,也有效地逐步規劃與推動城市的願景,又如何面對一個未來永續城市必須承擔的壓力,...

南港與內湖區的選民有福了,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那天,他們將首次行使憲法賦與他們的一項基本權利:罷免權。 根據台北市選委會核查結果,罷免立委蔡正元的連署書中,有四萬九千份合於規定,已跨過罷免成案的門檻,依法將舉行罷免投票。

南港與內湖區的選民有福了,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那天,他們將首次行使憲法賦與他們的一項基本權利:罷免權。

根據台北市選委會核查結果,罷免立委蔡正元的連署書中,有四萬九千份合於規定,已跨過罷免成案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