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面臨漫長「康復期」,主要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認識到真正全球化的復甦所面臨的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讓許多貧窮國家遭遇「失去的十年」是不道德的,還會加劇社會和政治不穩定的威脅。政策制定者已經收到了警告。
編按:「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成立於2001年,由劉兆玄先生出面成立,凝聚台灣頂尖企業與學術菁英,延續「全球玉山科技協會」之華人創業精神,新任理事長童子賢表示,期待玉山繼續作為台灣最大的知識交流、經驗分享平台,也繼續讓玉山會員能掌握更多科技創新機會。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萊恩(Philip Lane)稱未來兩年歐元區通脹不太可能降至2%的目標以下,此言論表明歐洲央行對可能收緊歐元區貨幣政策的共識日益增強。
《經濟學人》指出,央行利率可能不得不大幅上升以對抗通脹,但低利率時代不太可能永久結束。對抗通貨膨脹可能會使世界陷入低迷,如果是這樣,利率有一天會再次回落。
《經濟學人》分析如果下一次危機到來,金融市場崩盤會怎樣?並指出,雖有歷史數據,每次歷史事件成因及情境皆不同,央行升息抑制通膨同時,要知道監管和技術創新的雙重力量已經改變了金融系統。
編者按: 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16日宣布,將在台灣設立子公司、估年中完成,聚焦台美生技合作,並即刻在台招募人才。業界透露,未來可能由政府規劃主導成立新公司,國發基金投資,招募民間生技廠商入股,以新版生技條例委託代工(CDMO)租稅優惠條款,與莫德納洽談mRNA平台技術移轉,除代工生產新冠疫苗外,感染性疾病、癌症等罕病新藥,是未來開發重點。
編按:綜合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公布的最新會議紀錄顯示,官員在上月會議中作出結論,若通膨在未來幾個月無法減緩,他們將加速升息腳步。